蔡英文總統與其轄下政府官員避提「十一段線」、「歷史性水域」。 本報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南海仲裁案落槌,
,兩岸當局皆宣示「絕對不接受」。仲裁案否定了北京主張的九段線(U形線),
,亦即否定其在南海所主張的「歷史性權利」。這可能使南海成為海洋叢林,
,先占先贏,
,填礁造島唯恐落人之後,
,一切訴諸實力。但是,
,此案卻促成兩岸因「歷史性權利」而靠攏,
,竟然出現了「南海U形線能否成為兩岸微笑曲線」的遐想。北京的九段線即是主張歷史性權利。北京在聲明中指出,
,一九四七年「中國政府」審定了「南海諸島位置圖」(十一段線),
,並視此為「中國」對南海主張的法理憑據。此處的「中國」,是指中華民國。無十一段線,九段線的「歷史性權利」即失根源。蔡政府顯然亦主張「歷史性權利」。其雖未言及「十一段線」,但將回應架構拉大到太平島之外,反覆論述「中華民國對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的權利,並聲明:「根據一九四七年政府公布『南海諸島位置圖』明示中華民國領土及海域的範圍以來,堅定捍衛南海諸島領域與相關海域主權,沒有任何改變。」蔡政府倘否定一九四七年的十一段線,「歷史性的權利」即失憑據。何況,否定十一段線,即是對中華民國「固有疆域」的否定,涉及了國家認同及憲法認同的問題。蔡總統在就職演說論及東海及南海問題時宣示:「我依照中華民國憲法當選總統,我有責任捍衛中華民國的主權和領土。」如今對仲裁案的回應,可稱履踐了這段論述。因而,蔡政府在仲裁案引據「一九四七年南海諸島位置圖」後,大陸涉台人士對蔡政府的「回歸中華民國憲法」皆有正向評價。蔡政府站在「一九四七年南海諸島位置圖」上發言,是一有憲法高度的論述。因為,台獨理論常以一九四五年終戰為斷代,標榜「台灣地位未定論」,用以否認台灣為中華民國主權所轄領土。如今,蔡政府以一九四七年十一段線界定中華民國在南海的主權與領土,可謂是民進黨首次打破了台獨框架來主張中華民國的主權與領土。因為,若太平島的主權與領土是依據一九四七年的十一段線,則台灣本島為中華民國主權所轄領土,豈可能仍是「未定論」?尤其,內政部的聲明更強調,「東、西、中、南沙群島及相關海域皆屬中華民國所有」。這些概括指涉的島礁,如黃岩島、赤瓜礁、三沙市現今皆為中國大陸所治理,內政部的說法儼然已是「一中各表」。南海仲裁案使兩岸在「一九四七年南海諸島位置圖」上交會,對雙方皆是一個政治啟示。雙方的「歷史性權利」若欲得以維護,就必須首先奠基於雙方對彼此的「歷史性權利」應當相互維護。南海仲裁案對蔡政府原可能是一個另闢蹊徑的引誘,但此刻總算站定了腳跟。蔡政府經此應可體認,「一九四七年十一段線」不可失,中華民國憲法及中華民國更不可去;北京經此,則尤應否棄「中華民國已經滅亡」的政策路線,不能「一面要消滅中華民國/一面又要蔡英文回到中華民國」。北京必須承認,一九四七年劃定U形線的那個「中國」,即是如今仍主張「南海諸島位置圖」的中華民國。因而,不能一面要現今的中華民國堅持U形線,另一方面仍不否棄「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北京若不容民進黨政府走向台獨,即應有引導其走向中華民國的民族義務與歷史責任。仲裁案反映:「中國」是兩岸相互的「歷史性權利」。在仲裁案中,中華民國是一部分的中國;因此,在兩岸全局中,中華民國也應是一部分的中國,此即「大屋頂中國」。當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登上前赴太平島海域的迪化艦時,可視為北京與蔡政府在意念上最接近的一刻。南海U形線能否成為兩岸微笑曲線,留下了無限遐想的空間。,
台東縣長濱分駐所女警黃雪綺,
,買斗笠與礦泉水讓老翁消暑。 圖/台東縣成功警分局提供 分享 facebook 台東縣台11線偏鄉獨居老人個案多,
,警方巡邏常有愛心相助的溫馨故事。最近一名女警見老人家頂著烈日徒步拾荒,
,購買斗笠、水讓他消暑。台東縣成功警分局新豐所警員送獨居的潘姓阿公返家。 圖/台東縣成功警分局提供 分享 facebook 原要自費請機車行將阿公的電動車載回家,
,獲機車行愛心協助。 圖/台東縣成功警分局提供 分享 facebook 昨天又有2名員警幫助失智獨老返家,
,這2件溫馨故事昨獲網友大力讚揚。台東成功警分局長濱分駐所女警黃雪綺,
,日前在台11線間巡邏,
,見一名拾荒老伯徒步推車走在省道旁,
,十分不捨,
,「你看那個阿伯正中午的在撿回收,還沒戴帽子,我們去買一頂斗笠給他好不好?」這個提議獲同事認同,黃就買了一頂斗笠與礦泉水送給這名老翁;細問才知,這名80歲賴姓老伯獨居,常自居住地樟原社區徒步至長濱市區撿回收垃圾,兩地相差10公里,更令她不捨。黃雪綺的善行由同事分享至臉書,獲得諸多好評與讚賞,網友熱評「暖心的波麗士大人」,但行事低調的黃雪綺卻認為「沒什麼」,不願多談。長濱分駐所副所長王源德說,黃雪綺是雲林人,警專畢業後到任2年,為人總是客客氣氣,也會照顧流浪動物,低調卻熱心;賴姓老伯收到她的愛心,頻說「謝謝」,也大力讚揚警察的好心與關懷。昨天中午1名右腳截肢、疑罹失智的潘姓老翁,獨自騎乘電動車外出卻迷路,無助地在台11線上徘徊,遇成功警分局新豐派出所警員王璽、楊富祺巡邏勤務時相救。王璽表示,獨居的潘阿公要到成功市區領錢買泡麵吃,迷失方向顯得十分徬徨,他們擔心老人家身體撐不住,先載他返家、買泡麵給他吃;原要自費雇請機車行助載阿公的電動車回家,獲「幸主機車行」解危、免費相助。面對被稱讚;他說,「做我們該做的,多點愛與關懷也是應該的」。,
5G應用與AI技術是今年消費性電子展的焦點。 (路透) 分享 facebook 日前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年度消費性電子展(CES),
,再次帶來應用科技新趨勢。今年有超過四千五百家廠商參展,
,展出主題涵蓋5G與物聯網、數位娛樂、自動駕駛、區塊鏈、工業製造等等。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
,恐怕是AI新技術下的各式機器人。例如,
,因應老人化社會,
,三星的機器人Ballie標榜就是生活伴侶。這個外觀是球狀的機器人不僅是電子寵物,
,更是一位電子管家,
,它支援IoT設備連接、語音控制、配備攝像頭,
,幫助老人家庭管理。接受人類口頭命令,
,做居家的各項幫忙,「看到」家中老人摔倒時,還會提供幫助,預計在未來兩三年內就會上市。而最新SONY的寵物式機器狗Aibo,更是反應靈敏,能與家人聰明互動,並給予老人家安慰及歡樂的陪伴。另外,三星首次公開的「人工智人」Neon,展示「仿真人」技術。這不是生物「複製人」,而是電腦生成的影像虛擬人。栩栩如生的眉眼、自然律動的嘴唇、舉止逼真的動作;這些人物看上去就像真人拍攝的畫面,但其實是虛擬的。這是三星旗下創新實驗室STAR Labs獨立開發出來的。使用Core R3、SPECTRA兩大技術。Core R3代表了Reality、Realtime、Responsive核心處理,負責各項立即的反應;SPECTRA負責智慧、學習、情感和記憶。兩項技術互補下,賦予Neon真人一樣的音容、笑貌和言談舉止,也有表達情感和智慧的能力,讓對話者體驗達到「沉浸式」的效果。之前也有類似數位人,比如數位王國製作的數位鄧麗君,以及搜狗和新華社聯合製作的AI合成主播。但它們是用過去影像聲音來剪接合成,而Neon的新技術對人物原始面部、聲音等資料進行捕捉並學習後,可自主創建未錄過的新表情、新動作、新對話,甚至能說其他語言。預計未來Neon角色不是全知全能的,每個Neon有自己的特長,能扮演一些職場中的專業工作,幫助人類完成一些需要接觸人的任務。例如,擅長瑜伽的Neon教你練瑜伽。有些Neon做導遊、財務顧問、接待、主持人,甚至電影演員。Neon沒有實體,而是以真人尺寸存活在螢幕中。極其逼真的效果,足以超過遊樂區的恐怖谷,這新技術已經成功的讓Neon成為二○二○年CES的重要話題。,
環保署環評大會上午通過興建西濱快速公路尚未動工的彰化王功到大城路段。交通部公路總局表示,
,該路段預計108年完工,
,屆時西濱就全線通車,
,可望紓解國道1號交通運量。
交通部公路總局西濱中工處設計課長莊江隆說,
,目前西濱中部路段只剩「王功」到「大城」最後11公里還沒有完工,
,已編列新台幣120億投入興建。但環保團體表示遺憾,
,呼籲施工單位要減低對灣寶、福寶濕地汙染,
,以免對環境造成重大衝擊。
民國83年開始規畫興建的西濱快速公路,
,北起新竹南至台南,97年間公路總局重提彰化路段興建計畫,但因為該路段會經過漢寶及福寶濕地,環保團體擔憂路線若靠海太近,會對濕地的鳥類生態造成危害;但靠陸地規畫也遭到附近居民抗議,擔心噪音等汙染問題,因此環評審查遲遲無法通過。,
這張照片讓醫生嚇壞了 寶寶「踢破」媽媽子宮? | 網搜熱話題 | 社會 | 聯合新聞網 親愛的網友: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
,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
,感謝您的配合。✕買東西RSSApp粉絲團我的新聞udn family搜尋時尚汽車NBA台灣遊戲國際鳴人堂新鮮事部落格全部願景新聞財經噓新聞時尚汽車NBA遊戲國際鳴人堂新鮮事部落格元氣話題讀書吧讀小說知識庫電子報基金房地產影音售票網外貿網買東西有設計有行旅捷客聯合文學聯經出版世界日報App 即時熱門要聞娛樂運動全球社會產經股市健康生活文教評論地方兩岸數位旅遊閱讀雜誌時尚汽車購物 重案追緝 意外現場 利字當頭 法律前線 冷暖人間 社會萬象 網搜熱話題 udn / 社會 / 網搜熱話題相關新聞男友花五萬買矽膠娃娃 她貼文求暖卻慘遭網友打臉導盲犬在捷運上被狠踩尾巴不吭聲 網友看了好難過車停公園變這樣! 網友笑:鳥集體拉肚子嗎?小模到超商退電池遭拒 砲轟「難怪你只能當店員」《灣生回家》作者田中實加 週刊再爆身世學歷疑造假高鐵上遺留這東西讓人好害羞 網友:佔位新招?孕婦沒錢堅持出國蜜月、住月子中心 遭網友砲轟揪感心!這間小七的特別服務 設有專屬新娘休息室點「彩虹燈」慶婚姻平權初審通過?101尷尬公布答案「性教學每人50元」?海科館跑馬燈讓人好害羞這張照片讓醫生嚇壞了 寶寶「踢破」媽媽子宮?分享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2016-12-31 03:08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WhatsApp 圖擷自Gizmodo 分享 facebook 寶寶在肚子裡的「胎動」,
,代表著孩子正在健康成長,
,對母親來說是一件最開心的事情。不過,
,法國有一名醫生看到他診治的孕婦超音波照片後,
,簡直是嚇壞了。孕婦肚子裡的寶寶似乎太有活力,
,竟然一腳踢破媽媽的子宮!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
,醫生布埃(Pierre-Emmanuel Bouet)進行一名孕婦的超音波檢查時,發現腹中的胎兒竟然將雙腿伸出子宮。驚訝的他趕緊進行詳細檢查,發現原來不是胎兒踢破子宮,而是母親有子宮壁撕裂的狀況。這一名33歲的孕婦有5次剖腹產的經驗,導致子宮壁的撕裂,使得包著胎兒的部分羊膜囊露出子宮外。而布埃說,子宮壁撕裂通常會導致疼痛與出血,但這一名媽媽卻沒有感覺到,就是因為寶寶把腳伸出去,恰好幫母親止血。到30周時,原本2.5公分大的子宮壁撕裂已經增加到5公分,凸出在子宮外的羊膜囊也增大,使得胎兒的雙腳和腹部已經露出子宮外。醫生最後決定為她進行剖腹產子,順利生出3磅重的健康男嬰。而日前經過了6個月後進行複診,母子兩人健康狀況都良好。,
畢士大董事長顧美玲拿到梅花卡 「愛能改變一切」 | 基宜花東 | 地方 | 聯合新聞網
親愛的網友: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
,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
,感謝您的配合。✕買東西有設計售票網RSSApp粉絲團我的新聞udn family搜尋時尚汽車NBA台灣遊戲國際鳴人堂新鮮事部落格全部願景新聞財經噓星聞時尚汽車NBA遊戲國際鳴人堂新鮮事部落格元氣話題讀書吧讀小說知識庫電子報基金房地產影音售票網外貿網買東西有設計有行旅捷客聯合文學聯經出版世界日報App 即時熱門要聞娛樂運動全球社會產經股市健康生活文教評論地方兩岸數位旅遊閱讀雜誌時尚汽車購物 台灣百寶鄉 大台北 桃竹苗 中彰投 雲嘉南 高屏離島 基宜花東 udn / 地方 / 基宜花東相關新聞台東社宅動工 43戶供租藝術作品變樣…被批商業化 傳藝有話說龜山島重開放 首日摃龜沒人來W飯店轟趴轉進宜蘭豪華農舍? 縣府驚:說法太嚴重了歷經3個月封島 龜山島重新開放觀光台東今起限塑 家戶垃圾須用透明塑膠袋啥!龜山島重新開放首日就封島 因沒人申請登島淨灘後5歲女童的話 讓大人都動容了5歲女童淨灘 揭2海龜死亡啟示4月綠博 蒸汽火車盼開進冬山奉獻特教29年 德宣教士獲梅花卡基隆市區公車不跟進漲價 竟是因為…畢士大董事長顧美玲拿到梅花卡 「愛能改變一切」分享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2017-03-02 02:33聯合報 記者徐庭揚/花蓮報導WhatsApp 花蓮畢士大教養院董事長顧美玲是來自德國的宣教士,
,移民署感念她來台奉獻29年,
,署長何榮村昨天親自到花蓮頒發永久居留證「梅花卡」,
,感謝她將一生歲月奉獻給台灣的身障兒童。顧美玲說,
,愛能改變一切,
,可以克服各種困難,
,也讓她每天都獲得孩子的愛。移民署花蓮縣服務站多次說服顧美玲辦理梅花卡,
,肯定她對東台灣的奉獻,她終於點頭答應。顧美玲昨從何榮村手中接過梅花卡,她謙虛的說,在畢士大服務,獲得的愛比付出的還多。移民署長何榮村(左)昨前往花蓮畢士大教養院,頒贈「梅花卡」給德國宣教士顧美玲(右)。 記者徐庭揚/攝影 分享 facebook 顧美玲是孩子口中的顧媽媽,得到這張梅花卡,院生比她還高興,直說顧媽媽不用退休,可以永遠留在台灣了!顧美玲(Gottschild Monika Traute)民國77年9月來台,當時她36歲,隻身來台服事,並進入花蓮畢士大教養院。她說,每逢出外開會或是返德到總會報告時,總會惦念著畢士大,只因這裡已是「我的故鄉」、「我的家」。屆齡退休的她說,若真要離開,會非常想念這裡。顧美玲說,能陪著孩子從嬰兒到長大,是很有意義的事,「幫助他們,給他們一個溫馨的家,我自己也得到一個家。」她盼機構每位身障孩子都能經常走出去,獲得社會大眾接納,所以常帶重障院生外出,也讓院生學習各種才藝,幫助他們獨立。目前全台共頒出100張梅花卡,花蓮有3張,除顧美玲,還有美國籍門諾醫院前院長薄柔纜、美國籍玉山神學院老師益茉莉。,
內蒙古旅遊局15日指出,
,內蒙古首家直飛台灣包機的首航班次,
,目前已被訂光。搶到首航機位的民眾李桂琴稱,
,「大家都說台灣過年『溫文爾雅』,
,我們全家趕上直航台灣班機,
,也去體驗一次台灣新年。」
中新社報導,
,首家開通直飛包機的新世紀康輝國際旅行社,
,今年2月試飛四班,
,每周六從呼和浩特出發,每個航班近160個座次。目前,2月9日除夕的首發航班已客滿。
旅遊局調研員張燕茹說,去年春節期間,內蒙約有600名遊客到台灣過年,今年預計破千人。
報導引述推廣部經理胡利亞的話說,春節期間的台灣旅遊行程中,特地安排中台禪寺登頂、為親友祈福、贈送台灣特色伴手禮等活動。
據報導,由於乘客在除夕當天到台灣,旅行社將在機場舉行隆重歡迎儀式,並安排除夕晚宴,讓內蒙古遊客感受獨特台灣年味。
※延伸閱讀》
‧中國新聞網/內蒙人樂過「臺灣年」首航包機預定爆滿,
美中貿戰、英國脫歐是第四季需留意的投資風險。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年底將至,
,各家銀行接連公布第四季市場預測,
,中信銀行、花旗銀行在針對第四季的投資展望報告中,
,不約而同提出警示,
,包括美中貿易戰仍是主要的市場風險,
,另外英國脫歐期限十月底將至,
,也都是第四季需留意的風險。今年八月美中貿易戰火再起,
,對市場信心帶來衝擊,
,上周則傳出可望簽訂初步協議,
,中信銀行表示,今年以來貿易風險逐漸影響實質經濟,全球貿易量雖無明顯下降,但中國大陸供應鏈外移情況明顯,整體製造業部門的景氣仍受到衝擊。 至於美中貿易戰何時會解決?花旗集團預估,在二○二○年美國總統選舉前,美國與中國可能無法全面達成貿易協定,因為美國手上的籌碼比原先預估的少;美中之間的貿易戰可能導致人民幣趨貶、使得貨幣戰風險增溫;加上美國人民對中國政府好感偏低,將使得二○二○年總統選舉前要達成貿易協定的可能性偏低,因此預料美中貿易與投資的摩擦會比預期久。除美中貿易仍難達成協議,英國十月三十一日可能出現硬脫歐也是第四季風險之一。中信銀行認為,英國十月底的脫歐期限將至,國會仍抵制新任首相強生的硬脫歐立場,市場暫時放下對硬脫歐的擔憂,但北愛爾蘭邊界問題未解,屆時恐再引發政治風波。花旗銀行也表示,受到硬脫歐的影響,英鎊近期接近其歷史最低點,政治的不確定性讓英鎊仍帶來下行風險。今年上半年主要國家中共有七個降息,下半年政策仍趨寬鬆,面對第四季經濟前景,中信銀行認為,現階段景氣由內需支撐,預期年底前製造業數據落底,因貨幣政策延長景氣周期,預期二○二○年第一季景氣逐步回溫,企業獲利將隨之改善。但花旗銀行仍提醒,美中貿易衝突仍將持續,英國脫歐情勢未明,投資人應視市場波動為正常,市場短期震盪難免,投資人宜分批進場,並以中長期持有的方式進行投資。,
九名演員在「病號」隨時切換為歌隊,
,以鄉民式的集體行動對其他角色人物點評。圖/動見体提供 分享 facebook 你數過自己有幾個帳號嗎?FB、ig、PTT、Google、Twitter、LinkedIn等等。在網路社群的時代,
,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無數個虛擬分身。動見体最新作品、符宏征導演的「病號」,
,便以網路匿名文化為主題,
,探究當每個人都擁有「暢所欲言」的權利,
,現代人的精神樣貌將有怎樣的轉變?「病號」劇名源自製作團隊在網路上搜尋到的一則日本社會新聞。兇嫌透過社群網站約曾在網路上發布想死念頭的被害人,
,將其殺害分屍,
,受害者達9名。根據媒體報導,
,相對於與個人真實生活有所連結的「真號」,被害人所發文的帳號則是其用以發洩負面情緒的「病號」。延伸這樣的概念,「病號」想討論在這樣匿名、多重帳號的網路社群中,當人們的言論可以擺脫現實的別、社會地位等框架,在無法追溯責任的匿名發言背後,誰能為這之間不經意的傷害負責?「病號」劇情從一起自殺未遂的案件展開,藉由與自殺未遂者有直接或間接關係的九名角色,探索在現今網路與現實生活大幅重疊的世界中,人該如何自處?在劇中,九名角色都沒有名字,只有稱謂,如「弟弟」、「同事」、「護士」。負責文本編創的王靖惇表示,這樣的設定,是用以呼應網路匿名文化下「無名」的狀態。動見體劇團指出,「病號」並不意圖提出批判,探究的是網路匿名文化對現代人行為模式的影響,重點在於展現「人」與網路已不可剝離的眾生相。透過舞台上的每個角色,期待讓觀眾重新關照自身,進而引發思考——「對你而言,網路是什麼?」●從清明連假起至4月21日,動見体《病號》將於台北水源劇場連演三週12場。購票請上兩廳院售票系統(02)3393-9888,全省ibon、全家及萊爾富門市皆可購票。,
世新大學學生陳政佑追求不成,
,拿刀砍殺石姓學妹3刀,
,刑事部分判6年徒刑定讞;石女母親到庭聽判,
,她說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受害人活在恐慌之中,
,希望政府盡快通過糾纏行為防制法。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近日民間團體召開記者會,
,極力抗議內政部推翻多年來信誓旦旦對社會大眾的承諾,
,竟於立法院法案二讀協商時撤回跟蹤騷擾防制法的立法。內政部提出不宜推動該法的理由之一,
,竟是「本法當時係因發生世新大學情殺案,
,礙於當時社會龐大與論之壓力,不得不立即提出專法…」,看到這樣的聲明,實在替宣稱以人權為本、打造社會安全網的政府,感到極度汗顏;原來政府過去的承諾都是不得已的欺騙。跟蹤騷擾行為是社會存在的嚴重問題,許多的重大治安事件,其前置行為都有跟蹤騷擾行為的出現,但現行相關法律皆無法有效即時防治與處理。以前述世新大學案為例,受害女學生遭到追求者多年騷擾、跟蹤與糾纏,甚至在被跟騷當時曾跑進派出所求援,但法律愛莫能助,後來演變成嚴重的殺人未遂案件。其他又如台大張姓畢業生跟蹤謀殺女友案等,不勝枚舉,都是先跟蹤而後發生悲劇的事件。筆者在研究與實務工作參與的過程中,也聽見太多因被跟蹤騷擾而擔憂害怕、躲藏無門、驚恐萬分、身心崩潰、甚而遭到攻擊傷害的案例;其影響的範圍不僅被害人,被害人的家人、相關親友、同事都可能遭受波及。 依據歐盟2014年發布對28個歐盟國家所進行的大規模調查指出,15歲以上的女孩與婦女,在其一生中18%曾遭他人的騷擾與跟蹤;而以一年來看,發生率為5%,因此歐盟估算,在這28國中,一年有9百萬的婦女遭遇跟蹤騷擾行為的侵害與攻擊。而美國聯邦政府更早於2009年的調查資料就顯示,有15%的女性、以及6%的男性,在其一生中曾遭遇跟蹤騷擾事件,且估算美國一年約有750萬人曾發生跟蹤騷擾行為的傷害。因此,美國各州、加拿大、歐盟多數國家、以及鄰近的日本、新加坡等國,皆早已制定跟蹤騷擾防治法;2011年歐洲理事會通過、2014年生效的「伊斯坦堡公約」(Istanbul Convention)第34條與50條更明定,各國必須制定相關反跟蹤騷擾法案,執法單位必須快速與適當地提供跟蹤騷擾被害人保護措施。反觀國內,因對跟騷問題的忽視,至今仍無相關發生率的調查研究,然根據現代婦女基金會多次網路調查資料顯示,每8位婦女當中就有1位曾遭遇跟蹤騷擾;另據警政署估計,若跟騷法案通過後,每年可能受理的跟蹤騷擾案件數約有25000件,更凸顯跟騷問題的嚴重性,以及立法的迫切性。但政府對此議題竟是如此輕忽,甚至在好不容易提出草案送至立法院後,竟再度以上述「礙於與論壓力不得不推動」等不負責任說詞、以及一些立法技術的理由,撤回法案,政府有把人民的恐懼放在心裡嗎?對照我國人權倡議與人身安全保護廿幾年來的發展,這是空前退步。廿幾年前,當婦女團體起草、推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家庭暴力防治法時,筆者正好在刑事警察局工作,有機會接觸該二項法案的協商與制定。當時警察的人數沒有比較多,工作一樣很繁重,一年民眾報案的各類刑事案件高達四、五十萬件,比現今件數還高。但我們了解,家暴、性侵是與民眾距離最近的暴力,是社會上許多家庭、婦女、兒少、老人最恐懼、最需要警察力量介入處理的案件,因此,警政署樂意協助該二項法律的通過。雖然法案通過後,每年須面對數以萬件的案量,需重新學習如何調查、處理此類案件,保護被害人、約制施暴者,需趕到案件現場、蒐證、詢問、通報、保護、護送被害人、申請保護令、以及執行保護令等。這些都是挑戰,都是全新的、模糊的觀念,對警察體系而言,都是必須重頭開始建構與學習的任務。當時,內政部與警政署面對此些全新的法律可能帶來的工作衝擊,長官與同仁都沒有退縮,而是積極面對社會的期待,在法律給予政府部門一年的準備時間內,擬定了相關配套措施,創建了「家庭暴力防治官」制度,積極教育訓練第一線工作同仁,昂首面對此一提升人權保障、保護民眾生命安全、以及符合社會進步發展所必要的法律。廿幾年後,人權與性別意識在台灣更為提升,民眾對安全的需求也更為敏銳,當婦女團體看到受害者的恐懼與求助無門,訴求趕上歐美各國與近鄰的日本、新加坡,盡速通過跟蹤騷擾防制法時,上周行政院、內政部與警政署在立法院竟是擋下這個法案。內政部舉出多項理由,包括該法案賦予警察責任過多、有許多模糊之處、執行有困難、需要再周延考量;但我們要問,這草案不是經過審慎討論,一步一步從刑事警察局、警政署、內政部到行政院,然後才送到立法院的嗎?行政院版本在過去三、四年研議期間,對於所謂模糊、難以執行之處,為何不提出具體可行的條文內容?為何不密切與相關部會、單位、民間團體溝通協商?縱使法案已送到立法院,也可以積極提出行政院版的草案修正條文吧,而不是一味阻擋與抗拒。近日當婦女團體抱著最後希望,召開記者會,希望內政部承諾在一個月內提出相對應的修正意見,內政部仍抱著能閃就閃的態度,以一些立法技術問題阻擋。須知法令是政府施政核心價值的具體展現,國際公約與世界各國都深刻意識到跟蹤騷擾行為對人權、生命、安全的影響,制定相關的法律;而我們的社會經歷多起悲劇事件,也發出沉痛的呼籲,政府實應審慎以對,展示執政的價值與決心,規劃相關配套措施,思考如何有效回應,充實服務能量,整合相關資源,積極面對與防制跟蹤騷擾問題,而非以各種藉口拖延立法。今天就是母親節,去年內政部長曾公開說要在母親節送給全國母親一個大禮,讓跟蹤騷擾防治法通過,今年禮物也不可能實現了。對照廿年前我國社會對婦幼人身安全展現的決心與魄力,希望蔡總統、蘇院長、徐部長、陳署長聽到我們的心聲,更貼近民眾,真心保護跟蹤騷擾的被害人與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