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科系博士是熱門學門,
,但是學用落差很大。負責統計國內畢業生就業動向的台灣師大教育系教授王麗雲表示,
,有生科系教授告訴她,
,發展生技成本很高,
,是「燒錢」的行業,
,國內市場有限,
,加上國外又限制藥品進口;許多生技博士最後變成藥品業務。
王麗雲說,
,包括生物、生技、生化等學類的生命科學,
,是國內博士班就讀人數第六多的學門,
,去年應屆畢業生就有一百六十二名;人數最多的則是工程學門,有一千一百五十八人,第二為醫藥類,約兩百八十名畢業生。不過,生科所學用落差很大,學生畢業後很難找到工作。
教育部高教司長黃雯玲表示,許多高科技產業曾表示,也想用博士生,但國內博士生畢業後只懂理論,且「年紀太大」,實在「很難用」。
黃雯玲說,未來相關博士班學生必須到產業實習,學校課程以及論文也要邀請業師指導,讓學生就學期間就和產業熟悉。例如交大的資訊通訊科系博士班,已經和中華電信及研發科合作。
銘傳大學生物科技系助理教授陳奕伸表示,之前推薦一位很有天分的生技所研究生張齊桓念博士,卻擔心他畢業找不到工作;學生後來轉念相關的動物科學領域,出路較廣,比較好找工作。
目前就讀中興大學動物科學博士班的張齊桓表示,動物科學研究家畜飼養,例如養雞、養豬、飼料改良等,畢業後除了生技領域外,也可以朝向農業改良場、畜牧業發展,求職領域更寬廣。,
竹市設置「千甲空氣品質淨化區」,
,首度有園區企業世界先進及昇陽國際投入認養。 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分享 facebook 新竹市推動「微笑水岸」休憩親水藍帶,
,淨化城市空氣,
,在全長27公里的「微笑水岸」起點,
,設置占地3.81公頃的「千甲空氣品質淨化區」,
,首度有竹科園區企業投入認養,
,認養單位世界先進及昇陽國際昨天和千甲環保志工共約80人,
,一同清掃。市長林智堅表示,
,自106年市府推出「企業+社區」認養機制,首次有園區投入認養行列,捐贈除草機提升清理效能,他感謝千甲環保志工定期維護環境清潔,守護新竹左岸綠肺,提供市民朋友優質親水環境以及建立體驗生態環境教育的最佳去處。 昇陽國際半導體副總經理黃豐年表示,經由認養與捐贈2部除草機等行動支持環保,展現企業的環境友善力。世界先進公司廠長李慶穎說,公司重視環保,這次協助新竹左岸定期投入人力巡檢及委託專業園藝廠商協助維護植栽,看到展現生機盎然的環境,感到非常光榮。竹市「千甲空氣品質淨化區」,昨天特邀認養單位世界先進及昇陽國際及在地千甲環保志工共約80人,一同參與清掃活動。 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分享 facebook 環保局長江盛任表示,「空氣品質淨化區」是指在公有裸露地,以種植喬木綠化,吸附並減少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及汙染物,發揮淨化功效。目前竹市共有6座空品淨化區,包括3處環保公園、2處廢棄物汙染場址綠化及1處都會區自行車道。江盛任說,位於竹市區的湳雅環保公園外,其餘都在「微笑水岸」的27公里水岸休憩藍帶,綠化面積達9.07公頃、喬木2248株,每年空汙減量效益可達二氧化碳32. 88公噸、總懸浮微粒7.88公噸,每年可提供約1231.4公噸的碳匯量(碳信用額),具提供空氣淨化與休閒遊憩雙重功效。,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昨舉辦第二場核電公聽會,
,經濟部、台電代表集體缺席,
,甚至表示未來不再參加。媽盟發起人陳藹玲說,
,經濟部此做法是「推卸責任」;部分參與前一場公聽會的發言人可能語氣較激動,
,但沒有人身攻擊,
,她呼籲政府別關起溝通大門。
經濟部核四專案辦公室主任吳玉珍昨天表示,
,經濟部不再出席媽媽監督核電聯盟的核電公聽會,
,主要原因是會議進行已脫離蒐集資料原意,
,甚至部分人士談話涉人身攻擊,
,激化經濟部與反核團體的對立。
吳玉珍說,未來媽盟若願意改變方式,透過更理性的溝通交流方式,邀請政府參與和反核團體對話的活動,經濟部仍願意參與。
前天出席的政府代表,包括經濟部、國營會、能源局及台電官員等五人,昨天統統缺席第二場公聽會,只留下環團、民間代表唱「獨腳戲」。陳藹玲表示,經濟部說前次來賓人身攻擊、激化對立,但她認為是經濟部小題大作、反應過度,「我很訝異他們真的不來了。」
少了公部門代表,昨天公聽會只剩不到廿人參與討論。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協會理事長賴偉傑指出,總統「能源之旅」立場如此明顯,也許經濟部認為已說服總統,就不必再說服民眾。
「蓋核電廠就像打嗎啡會上癮。」賴偉傑說,政府至今未提出新的能源轉型政策,光靠核電,台灣經濟不會有出路。
至於馬總統說,台灣若不要核電,電價勢必攀升,未來如何跟韓國競爭?陳藹玲表示,馬總統太簡化問題了,「經濟發展不光核電一個選項,」韓國經濟成長絕非只靠核電,韓國政府大力扶植文化創意產業,從產業結構、能源政策長遠思考規畫,值得台灣借鏡。
陳藹玲說,馬總統不能只聽官方說法,若政府拒絕對話,所有政策都是「補破網」,就像台灣的食品安全政策一再「破功」,惡果皆由全民埋單。,
南韓上季經濟表現優異,
,可能促使央行緊縮貨幣政策。 路透 分享 facebook 南韓上季經濟成長表現優異,
,可能促使央行緊縮貨幣政策。在亞洲出口與投資興盛之際,
,央行緊縮的風潮正悄然到來。亞洲出口正一片欣欣向榮,
,意味著當地工廠可能擴大投資,
,以達到半導體、化學、汽車業與智慧手機等各種產品需求。企業支出可望為全球成長注入活水,
,但也伴隨著陣痛。隨著經濟活動增速,
,利率也可能隨之走高。以南韓為例,南韓上季出口創新高,帶動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締造2010年來最佳表現,經濟活動進一步擴張。大韓航空旗下貨運部門可望連續第二年迎來獲利,因為三星電子與樂金電子等大客戶的裝置需求勁增,從而推升獲利。考量到經濟前景樂觀,南韓央行最快可能在下月出手升息,意味著央行轉向緊縮政策的風潮正蔓延至亞洲。馬來亞銀行金英證券資深經濟學家蔡學敏說,亞洲各國由貿易帶動的經濟復甦已逐漸擴大至內需層面,尤其是民間投資,隨著經濟復甦持續增強並穩健發展,亞洲央行也釋出升息風聲。,
「病人自主權利法」明年1月6日上路,
,外界憂心高額諮商費是簽署門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病人自主權利法」明年一月六日上路,
,外界憂心高額諮商費是簽署門檻。衛福部昨天表示,
,將運用醫療發展基金優先支持在宅失能老人、低收與中低收戶,
,可免費諮商。至於早期失智、癌症病人的諮商費用,
,將與健保署研議是否納入健保給付。立法委員王育敏昨天在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質詢表示,
,衛福部籌備病主法長達三年,
,目前即將上路,
,但仍面對三大挑戰,包含宣傳太少、流程太複雜、諮商費太高等。根據過去兩年試辦經驗中,諮商費用約在兩千元到四千元,高額費用可能降低民眾簽署意願,甚至阻礙貧戶的善終選擇權。 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指出,明年一月六日起,將運用醫療發展基金優先支持在宅失能老人、低收與中低收戶,在宅失能老人可找居家醫療醫師免費諮商,低收與中低收戶則可在全台廿二個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示範醫院免費諮商。石崇良表示,因病主法規範甚嚴,民眾必須到醫療機構才能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實務運作確實有聽到困難,未來希望可朝簡化諮商流程進行,如現行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僅由醫師向病人說明,因醫病本來就有互信關係,不需要另組諮商團隊,也會減輕負擔。衛福部估算,新法上路後,第一波可免費做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者,包含居家失能老人約八萬人及中低收入戶,但實際簽署人數則視有簽約的家庭醫師能量及病人、民眾意願而定。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後,民眾可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事先立下書面「預立醫療決定」,為日後意外或重病狀況選擇接受或拒絕維生治療等決定。,
美國財政部10日以嚴重侵犯人權為由,
,制裁3名北韓高官,
,其中包括北韓第2號人物、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親信崔龍海(Choe Ryong Hae)。財政部10日發布聲明指出,
,外國資產管控辦公室(OFAC)指定制裁3名個人,
,以回應北韓政權嚴重侵犯人權和審查行為,
,制裁對象為勞動黨中央組織指導部長崔龍海、國家安全保衞部部長鄭景澤(Jong Kyong Thaek)、勞動黨宣傳鼓動部部長朴光浩(Pak Kwang Ho)。 財政部長米努勤透過聲明表示,
,財政部制裁北韓高官,
,因他們指示其部門執行殘暴政權發起的審查行為、侵犯人權,以壓制與管控人口;美方一向譴責北韓政權公然侵犯人權與基本自由,川普政府將繼續對全球侵犯人權者採取行動。聲明並提到,這項制裁提醒各界,北韓如何殘酷對待去年逝世的美國公民溫畢爾(Otto Warmbier)。財政部指出,崔龍海主管的組織指導部在執行審查政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是個旨在控制所有北韓人政治事務的機構。財政部外國資產管制辦公室將凍結被制裁人在美國的財產,並禁止美國公民與其進行交易。北韓第二號人物、國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崔龍海。新華社 分享 facebook,
新北中和喜得人文產後護理之家,
,日前遭網友拍下吳姓保母粗暴虐嬰畫面,
,轉貼上網引發譁然,
,公司負責人王炳南昨出面道歉,
,坦承疏失,
,吳姓保母也已解雇。
還沒滿月的嬰兒,
,遭喜得護理之家吳姓保母,
,用力拍打背部、抓住嬰兒頭頸劇烈搖晃,過程全被產婦以手機拍下。
新北衛生局4日稽查,喜得員工三緘其口,事隔2天後,公司負責人王炳南昨公開道歉,坦承事發在8月25日,發現後馬上通知洪母,退還已繳交費用共2萬多元,並立即解聘吳姓保母。
王炳南表示,保母疑因家庭因素情緒不穩以致動作粗暴,洪母同意不追究。
衛生局醫事管理科長楊耀城表示,涉虐童的員工並非「護理人員」,無法依照護理人員法第35條開罰。
但稽查發現喜得小夜班的值班人員,無人是護理人員,依行政程序法,減少喜得1/5的床數作為處分。
另,汐止「喜寶人文汐止一館產後護理之家」、林口「好寶寶人文產後護理之家」,被查出擅自增設床位、擴充樓層,也將依法開罰。
社會局副局長林昭文表示,社會局規範保母僅針對「社區保母」,明年起,中央才開始強制規定,保母需登錄管理,對此案社會局也無其他法源處罰。,
中共殲11戰機。圖/引自解放軍報網站 分享 facebook 中共空軍兩架殲十一戰鬥機於卅月卅一日近中午時飛越台海虛擬中線。甚至在被我機驅離前在中線以東的空域逗留十分鐘。中共空軍越線行為引發許多揣測。特別是在被驅離時仍逗留十分鐘,
,被認為是不尋常。揣測包括對美國軍艦近期以自由航行名義頻繁穿越台灣海峽的反應,
,美國和台灣近期逐漸升溫的關係的不滿,
,奪取中線以東的制空權,
,甚至是針對台灣關係法四十年蔡總統即將與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舉行的視訊會議等。 上述諸多揣測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都從外交與兩岸關係的角度出發,
,強調北京當局對美國執行航行自由的抗議,
,對美台關係升溫的不滿等。在有更多資訊推翻上述揣測以前,
,上述揣測都可能是對的。特別是,軍事是政治的工具,透過越線行動讓台灣摸不清共軍的動向,甚至再挑起藍綠對立,及從台灣內部分裂恐嚇蔡政府及美國政府勿提升台美關係等。這些都是一石多鳥的作法。特別是隨著共軍軍力成長,其可能逐漸發展出新的心態,這就是台灣海峽可能逐漸的內海化。台灣海峽固然是公海,理論上各國軍艦飛機都可以自由航行於此,共軍也可以。但是,隨著共軍新武器裝備大量部署,其控制台海能力越來越強,而可能越來越難容忍他國海、空軍在此自由航行。更何況,此自由航行又和台灣有關。軍事固是政治工具,越線及蔡總統就職以來的編隊出海長航仍應是具有軍事功能的。特別是習近平史無前例的軍事改革造成指揮和管制重新調整,甚至有關指揮管制暫時混亂。越線和編隊出海長航具有測試和釐清指揮管制功能的意義。大陸有傳言,在中、印去年的洞朗對峙時,習近平曾詢問共軍能否藉衝突測試軍改後新的指揮體系的運作狀況。雖然洞朗對峙最後是和平收場,然而,任何新的指揮體系都需要實作才能驗證其成效。此外,共軍各種新武器裝備大量部署也可能對其軍隊形成新的壓力,特別是海、空軍。過去,海、空軍可以用武器裝備不如人作為無法達成捍衛領土主權的推託藉口。如今,第三、四代武器裝備部署成軍,共軍就不再有推託的藉口。共軍蘭州艦去年十月驅趕美國軍艦時,距離美國軍艦只有四十一公尺之近。這也可以告訴世人在新武器裝備部署後,中國將有效捍衛領土主權。,
代工廠英業達(2356)晚間舉行旺年會,
,席開450桌,
,並以「改變、突破」為主題,
,強調集團改變突破的決心。公司指出,
,新年度希望開創新希望。英業達董事長李詩欽則表示,
,面對現今全球產業環境劇烈變化,
,集團將全面落實「製造服務化、企業社會化」,
,轉型成為「互聯網公司」。英業達旺年會祭出最大獎現金20萬、總獎額千萬元的摸彩獎項回饋全體員工。集團會長葉國一、董事長李詩欽,
,英業達、英華達、英穩達、英冠達一級主管及4,000多名員工全數出席。李詩欽指出,英業達集團會努力轉型為互聯網企業,集團將加速「有形資產活化」、進行「無形資產重估」、廣徵國際人才,並加速轉型,希望2016年起可展現「新的英業達」風貌,不只是擴大規模,提供客戶一步到位的全方位服務。今年4大事業體看好英業達2016年筆電、伺服器、智慧穿戴產品出貨皆將較去年更佳,太陽能事業全年亦將轉虧為盈,讓4大事業體全面看好。李詩欽日前在運動會上亦曾言,2016年英業達旗下不會有虧錢事業。英業達去年筆電出貨量1,800萬台,今年估將成長至19,00萬至2,000萬台;伺服器去年營收已逾千億元,今年可望成長10-15%;智慧穿戴部分,則有中國大陸的小米及美國知名穿戴裝置Fitbit大單挹注,今年出貨及業績均樂觀可期。南京廠吃小米大單英華達南京廠二期已於上月完工,為迎接小米訂單,該廠已進入試產階段,預估未來若產能全開,年產能上看8,600萬台,較去年翻倍增長約110%。小米創辦人雷軍還樂觀表示,2年內要把英業達的產線填滿。除小米外,Fitbit亦有好消息,該集團去年12月已開始小量出貨Fitbit,且為獨家供應商,市場預估今年全年Fitbit訂單上看千萬支。受惠舊客戶新品帶動及新客戶如Fitbit帶動,法人預期英業達智慧裝置事業今年將有雙位數成長。太陽能業務部分,由於英穩達、英懋達藉由整併加強競爭力,公司今年將啟動擴產,擴產後全年營收上看100-120億元。,
美國前國安顧問波頓警告,
,北韓從未真正決定放棄核子武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北韓官員一日表示,
,將在五日與美國舉行工作層級核子會談。今年二月美國總統川普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越南河內高峰會不歡而散,
,如今的新發展顯示雙方似已打破僵局,
,開始恢復談判。北韓官方朝中社報導,
,北韓副外長崔善熙表示,
,北韓和美國同意在四日進行「初步接觸」,
,次日舉行工作層級會談。 崔善熙說:「我預期這次工作層級磋商將加速雙邊關係正面發展。」她沒有透露會談的地點。此次會談,
,北韓料將由從事對美事務數十年的外交部巡迴大使金明吉領銜,
,美國則由國務院北韓事務特別代表畢根為首。川普九月十日撤換對北韓態度強硬的前國家安全顧問波頓,當時就有分析指出美國和北韓的談判應會出現進展。波頓九月卅日出席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有關北韓問題的會議時警告,北韓從未真正決定放棄核子武器。這是他卸任國家安全顧問後首次公開露面。波頓說,他現在可以「直率地談論」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所構成的「嚴重威脅」。波頓說:「北韓尚未作出放棄核武的戰略決定,似乎顯而易見。事實上,我認為,真實情況正好相反。在我看來,金正恩作出的戰略決定是保有投射性核武軍力,並進一步加以研發和強化。」波頓並抨擊北韓一再發射飛彈,而川普則稱這不違反雙方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