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大力支持下,
,國泰集團贊助雲門舞集已17年,
,致力於以企業力量,
,將舞蹈的因子宅配到全台各地。
「2014國泰藝術節─雲門2校園社區巡演」將於周六(20日)愛花蓮女中開跑,
,接著將走訪桃園、苗栗、南投、彰化及高雄,
,共六縣市,
,總計12場巡演,
,為民眾帶來鄭宗龍《一個藍色的地方》及《在路上》、伍國柱《西風的話》及黃翊《光》四齣舞作的精華選粹,並開放民眾免費索票。
回溯雲門與國泰的淵源,可推到1996年6月時,雙方首度簽約合作,由雲門以戶外演出方式推動表演藝術。
據了解,當時雲門雖在台灣已有一定知名度,但在海外更紅,加上當時的社會氛圍仍認為藝文欣賞是高價的奢侈品,國泰人壽希望台灣民眾「在家附近,就能欣賞到雲門」,並透過雲門認識台灣品牌的國際實力。一開始的合作是國泰人壽與雲門,現在已擴展為國泰金融集團與雲門的合作。
國泰金控表示,雲門舞集在國際舞台的成就,讓全世界更認識台灣,這份堅持感動了國泰,也認同「文化深入民間、藝術落實生活」的理念,因而決定透過企業力量,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
有別一般企業贊助藝文團體,大都參雜或多或少的商業回饋,國泰贊助雲門的特殊之處在於是無償的贊助,出錢、出力、出人,不僅共同推動戶外公演,還要向下到校園紮根。
國泰在1996年協助創立「雲門2團」,五年後又推動「國泰人壽藝術節-雲門舞集2校園暨社區巡演」公益活動,每年到全省六處大專院校或高中職巡迴演出。截至2013年,已前進52所學校及各地藝文中心,演出125場,觀眾已超過14萬人。
不僅平時投入人力、物力、財力,五年前祝融吞噬雲門八里排練場時,雲門舞集表示,蔡宏圖不僅成為重建募款委員會委員之一,更出面邀請企業家,為雲門新家籌募興建費用,共募集3.3億多元,創下華人世界有史以來,民間對非營利文化藝術事業的最高額投資。
兩年後,雲門在台北縣政府協助下,透過「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在中央廣播電台舊址的淡水藝術中心落腳,成為台灣第一個由政府和民間合作促成的大型藝術創意中心,國泰再度捐款3,000萬元,做為工程經費,協助成立「雲門淡水藝術教育中心」。
2010年,在「國泰藝術節」滿15周年之際,國泰藝術節活動首度跨足海外,到大陸地區辦理戶外公演,第一場是在杭州西湖柳浪聞鶯草坪舉辦二場戶外公演,當時吸引上萬民眾前往觀賞;隨後又陸續到北京、廣州、杭州、上海、深圳等地公演,所到之處座無虛席,成功的將台灣的藝文種子灑向對岸,引起兩岸藝文的共鳴。,
香港占中事件愈演愈烈,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行政院長江宜樺昨天同聲支持香港真普選,
,對香港與大陸是雙贏,
,否則可能加深台灣民眾反感,
,不利兩岸互動進程。
江宜樺昨在立法院答詢表示,
,服貿、貨貿未來會不會受影響,
,「還很難判斷」,
,中國大陸或香港政府若沒適切回應香港民眾爭民主訴求,
,「當然會影響台灣、中國大陸未來互動進程」。
※延伸閱讀》
‧鳴人堂/一子錯,
,滿盤皆落索:香港的突變 ‧1分鐘整理包/10則新聞看懂「香港占中」 ‧1分鐘看時事/震撼影像!用圖片看「香港占中」,
長照2.0未納入小型養護機構,
,台北市社區銀髮族長期照顧發展協會理事長吳第明呼籲政府,
,社區內49床以下的小型養護機構,
,優勢在於社區化,
,精神其實與長照2.0相符,
,長輩儘管入住機構,
,但未離家太遠,
,親人、子女可天天探望,不會脫離原本的生活圈,希望政府不要消滅它。長期照顧法上路後,小型養護機構首當其衝,吳第明指出,業者面臨法人化,包括機構裡的病床空間、無障礙設施、電梯等要求都變嚴格,業者無力負擔成本,恐怕轉嫁到民眾身上或走向歇業,形同剝奪社區安養的權益。以台北市來說,原本有兩百家,目前只剩95家,預估數量持續銳減。吳第明建議,不同於位處偏遠的大型機構,小型養護機構在都會區內,長輩人數少,與照顧人員聊天、活動,氣氛溫馨,若依長照法,這些機構未來可能消失,希望機構可以和社區打破界線,順利接軌長照2.0,讓一個社區有多樣化的安養機構型態。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十六日舉辦「不長照的幸福台灣:安老資源聰明配論壇」,台北市社區銀髮族長期照顧發展協會理事長吳第明出席。記者林伯東/攝影 分享 facebook,
桃園縣環保局昨天宣布,
,自2月5日春節後上班日起,
,往返行駛縣政府、桃園火車站的免費接駁電動巴士,
,增加3個往返班次,
,這條路線全天往返可達60班次,
,方便縣民到縣府洽公。
環保局指出,
,免費接駁電動巴士中途僅停靠台電桃園榮業處,
,去年增加班次,
,調整每隔10至15分鐘一班車,
,不少坐輪椅人士選擇轉搭,還有縣府局處首長、公務員也愛搭乘,重新招標後,新合約從2月5日春節後上班日起,從原本每天往返57個班次增加3個班次,總計每天達到60班次。
上班時間往返縣府、桃園火車站最早發車時間,縣府站自6時50分起、桃園火車站自6時55分對駛,中午12時至12時30分增加一班次,最後一班次各延至晚上7時30分。,
上市櫃金控前十月獲利出爐將於10日全部出爐。法人表示,
,10月資本市場穩定、景氣仍偏樂觀,
,雖然壽險金控股息入帳已經停歇,
,但未出現巨大轉折如認列授信損失,
,估10月仍為獲利穩定。隨著股息、股市的加持,
,15家金控前三季獲利已經賺逾2,
,470億元,
,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兩成,
,平均每個月賺逾270億元。其中壽險金控表現最強,富邦金前九月442.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0%,每股純益(EPS) 4.22元、國泰金不惶多讓,前九月累計稅後純益482.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逾二成、EPS3.82元,富邦金與國泰金是唯二賺超過400億元、10月挑戰500億元大關的金控公司。隨著市場多頭氣氛濃厚,金控大舉海外布局。金管會統計,金控整體海外曝險金額至第3季底已經正式突破14兆元。至於國內聯貸案弊案紛擾,造成參與貸款銀行壓力,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已經表示,對於銀行獲利穩定仍持樂觀態度,法人認為,應不會拖累金控獲利。,
南區水資源局與嘉南農田水利會下半年提早啟動加強灌溉管理,
,透過聘僱掌水工方式,
,精準掌握田間水門起閉,
,秋、冬季雜作將結束灌溉,
,經統計灌溉水量為4700萬噸,
,節省約3300噸水量,
,為明年第一期稻作及民生產業用水提高了穩定度。
南水局長賴建信表示,
,南部地區枯水期雨量偏低,
,如春雨不足,常發生供水緊張狀況,嘉南水利會灌區遼闊,透過掌水工有次序的落實灌溉日程供灌,今年與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合作,爭取到經費補助掌水工,讓計畫順利執行。
近兩個月降雨不足,加上時序已漸入枯水期,各地水庫進水量及河川流量逐漸降低,南區水資源局除持續監控水情,協調調度南部地區水源外,更協請嘉南水利會啟動加強灌溉管理措施,用最節省、經濟、有效率的節水方式,來灌溉最大面積。
賴建信與水利會灌溉組長謝勝賢,昨前往曾文烏山頭灌區關心掌水工配水情形。水利會表示,透過加強田間水門配水掌控及請農民共體時艱,目前雜作灌溉也已接近完成,較去年同期省水3300公噸。
賴建信除向嘉南水利會及掌水工表達謝意外,將針對南部地區加強宣導節約用水觀念,也呼籲大眾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劉姓女子離家後偷竊丈夫房內金飾,
,張男苦勸妻子「7天內歸還,
,我就原諒你」,
,但劉女避不見面,
,張男報警,
,劉女8月初遭逮,
,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央求丈夫原諒,
,但張男認為夫妻間互信關係蕩然無存,
,堅持提告。
劉女(43歲,
,有侵占前科)不願再當家庭主婦,一心想創業做生意,但擔任保全員的張男認為妻子不是「生意人」的料,不願意出錢投資,劉女3月賭氣帶著行李離家出走,張聯絡不到妻子,向警方通報協尋人口。
劉女沒有資金做生意,6月偷偷返家,偷竊丈夫房內的金戒子、手鍊、項鍊等市價約25萬元金飾,張返家發現金飾櫃空無一物,得知妻子所為,通知劉女,「你東西7天內還我,就當作沒事,我會原諒妳」,但劉女避不見面,張氣得報警,大罵「養老鼠咬布袋」!
劉女8月初在丈夫家外徘徊,民眾通報、警方趕往,在劉女皮包查獲金飾,劉否認偷竊,強調:「我是拿,沒有偷!」見丈夫匆匆趕來派出所,才痛哭坦承犯行。
面對妻子哀求復合,張男認為夫妻間最基本的信任已無,堅持對妻子提告。,
台中市清水區、七期都有「北七路」,
,諧音有趣,
,辨識度很高。 記者張明慧/攝影 分享 facebook 台灣路名無奇不有,
,台中有出名的「北七路」(諧音像台語「白癡」)、高雄則有霸氣的「林北路」(諧音像台語的「恁爸」),
,宜蘭員山鄉溪底路則像台語「死豬母」,
,令人哭笑不得;各地都曾有過改名提議,
,但不是每條路名都改得成。台中市七期「市政北七路」大名鼎鼎,
,東邊終點就在台中市政府的惠中樓側門,
,很多網友調侃「市政不北七也不行了」。前市長胡志強任內曾有人提議改名,
,但市府主管擔心改名會被作文章,就沿用至今。高雄市林北路路名霸氣十足,卻是橋頭區一條小路。 記者黃宣翰/攝影 分享 facebook 高雄市橋頭區則有霸氣的「林北路」,東林里長黃百說,林北路名源於「在樹林的北邊開路」,曾有人覺得路名不雅希望改名,但多數住戶認為作業太麻煩而反對。左營區的厚德路被網友英譯「Hotel(旅館)」;高市國軍英雄館旁的「英雄路」,因路長僅100公尺,網友笑稱「英雄氣短」。高雄市英雄路位於國軍英雄館旁,但只短短100公尺,被網友笑稱「英雄氣短」。 記者黃宣翰/攝影 分享 facebook 宜蘭員山鄉大湖農地重畫後,戶政所有意把新路命名為「溪底路」,諧音像台語的「死豬母」;湖東村村長鄭金釧說,最近縣府要興建童玩公園,他建議可命名「童玩路」。嘉義縣竹崎鄉民生路舊名「酒店路」,住戶門牌也編為「酒店XX號」,後因居民認為路名不雅,民國90年後更名,但許多當地人仍慣稱酒店路。宜蘭縣員山鄉湖東社區的大湖重畫路名引發爭議。 記者張芮瑜/攝影 分享 facebook 東台灣也有路名爭議,台東市建農里曾有條「西康路」,諧音有如台語的「死空」,鄰近台東大學知本校區新址;近十年來學生常在此路段出車禍,校方約自2008年起即推動更名,但遭當地榮民反對;經台東市公所不斷溝通,2014年獲居民同意更名為大學路。台東市新生里仁七街讀起來與「人妻」同音,容易引人遐想;但有民眾說,仁七街聽久了也習慣了,應該不必改名。,
經典賽辦了3屆,
,美國隊有兩屆打不進4強,
,這讓美媒終於按捺不住情緒,
,直接對球員的表現開罵,
,就連美國球迷也被檢討:「為什麼加油團一點熱情也沒有?」
「美國又輸了,
,有人在乎這件事嗎?」經典賽由大聯盟主辦,
,但地主美國這次可說是灰頭土臉,
,美媒認為,其他國家對比賽的重視程度顯而易見,但美國卻原地踏步。
美國擁有大聯盟30支球隊,對經典賽的熱情卻不如他國,衛冕軍日本隊再次闖進4強,擦亮「亞洲棒球強權」的招牌,就連荷蘭隊也打敗「世界第1」的古巴隊,然而最讓美媒無法接受的是:「美國就這樣被多明尼加和波多黎各輕鬆解決了。」
美國擁有眾多大聯盟頂級投手,但這次接受徵召的代表性人物,只有藍鳥隊的「蝴蝶球王子」迪奇,包括瓦蘭德、派提特等人最後都沒在陣中。
美國16日面對波多黎各,被費古洛完全壓制,美媒賽後翻開他的生涯成績,「這位38歲的右投,最近留下的大聯盟紀錄是2011年,在太空人隊高達8.69的防禦率。」以費古洛的名氣,美媒或許意外,但事實擺在眼前,他就是讓美國連續6局無法得分。
美媒也對場邊的美國球迷有點不爽,看著多明尼加帶著全勝紀錄闖進4強,多明尼加球迷興奮地大吼大叫,場邊助陣的道具有國旗,還有多明尼加盛產的香蕉,「為什麼美國球迷在主場反而只是冷靜地吃著盤子上的食物,一點都不激動?」
這次美國與義大利、多明尼加、波多黎各的8強複賽,在邁阿密的馬林魚球場舉行,甚至有美媒說:「經典賽之後,我應該不會再踏進這個球場了。」
美國人的民族情操或許不容易被激發,不過這次看著多明尼加代表「拉丁美洲」光榮地打進4強,美媒接下來在舊金山只能看著別人爭霸,心中實在不是滋味,「希望美國別再像化石一樣了。」,
以圖片展形式真實呈現中國遠征軍在中緬印戰區英勇戰績的「國家記憶展」,
,將於10月15日至21日在華府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Wilson Center)展出。這些美國國家檔案館的珍貴史料,
,在兩岸展出後首次回到華府面向美國觀眾展出,
,重溫美國與「被遺忘的盟友」中國並肩作戰的崢嶸歲月。展覽主辦方之一、威爾遜中心基辛格中美關係研究所的主任戴博(Robert Daly)接受本報專訪指出,
,「國家記憶展」中大量珍貴展品來自美國國家檔案館,
,在兩岸巡迴展出後首次回到華府,
,在美國頂尖智庫面向美國觀眾展出,
,意義非凡。
他指出,
,今年是中美建交35周年,
,明年又逢二戰70周年紀念,兩大周年紀念在中國掀起一股紀念中美二戰同盟風,然而中美關係在近期並非一帆風順。戴博表示,不少觀察家認為中美關係在加州陽光地(Sunnyland)的「習歐會」後開始走下坡,引多方憂慮。「這是一個提醒兩國政府和民眾的好時機,中美在二戰時曾經是親密盟友。」
然而,戴博也指出,二戰時美國的盟友是中華民國,而如今中華人民共和國高調紀念二戰中美同盟,其中的國共因素十分複雜,中國將如何表述國民黨軍隊在二戰中的貢獻引人注目。「一直以來,中國教科書都強調國民黨未為抗日作出重要貢獻,是共產黨以游擊形式在後方給予日軍重創,而事實剛好是反過來。」然而,他亦觀察到,近五年來中國大陸較客觀地呈現二戰歷史,給予國民黨更多積極評價,肯定其在二戰中的貢獻。戴博分析,這一輿論轉向的原因是今年兩岸關係顯著好轉,以及中日關係冰凍三尺,中國大陸需要高調紀念抗日歷史。「人們獲取史實信息的來源越來越多,紙包不住火;中國共產黨也越來越自信,能夠更客觀地闡述歷史。」
他強調,基辛格中美關係研究所重視客觀還原歷史,因歷史對現今政策制定有重大啟示作用。此次展覽由中國海外交流協會與基辛格中美關係研究所聯袂主辦,戴博認為展出的圖片及實物經過精挑細選,史觀客觀,且注重展現軍人間充滿人情味的交流。「『國家記憶展』從一個私人的、個體的角度展現中美兩軍並肩戰鬥的歷史。」
戴博曾任美國駐中國外交官,在中國生活11年,說一口流利漢語,曾為江澤民、李源潮、美國前總統卡特、前國務卿季辛吉(基辛格)()等中美高層官員擔任翻譯。辭去外交官職務後,他曾在康乃爾大學任教,後擔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南京中心主任,還曾在膾炙人口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中飾演大衛一角。戴博涉獵中美政、學、文化界,從多角度觀察中美關係多年。
戴博認為,美國輿論傾向於誇大美國在二戰中的角色,對前蘇聯和中國在二戰的貢獻關注不多。中美同盟和中國遠征軍這段歷史,在美國更是塵封多年,鮮有人問津。「美國人對二戰中的歐洲戰場和越戰情有獨鍾,因為前者給美國人英雄主義的滿足感,而後者是戲劇張力十足的悲劇。」
他不諱言,美國民眾大多不知中美在二戰期間曾是盟友。牛津大學歷史學教授芮納‧米德(Rana Mitter)在其關於中國二戰歷史的專著中稱中國為「被遺忘的盟友」,強調中國比英國早兩年、比美國早四年加入二戰,與英美聯盟抗日;但中國與日本戰後在英美人士心中卻地位互換,日本從敵人變成盟友,戰爭罪行未引起廣泛的國際討論,而中國這位往日盟友在戰時的貢獻則鮮被提及。中日在二戰中的帳未清算,兩國未能卸下歷史包袱,為今日中日關係的緊張對峙埋下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