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定存保單停售效應影響,
冷凍食品宅配
,今年壽險業全年新契約保費收入,
創業加盟
,將再度突破1兆元大關。
根據壽險公會統計,
便宜租車
,今年前10月,
漸進式排名
,壽險業新契約保費進帳已達到8873.17億元,
年菜推薦
,最後兩個月在類定存保單停售效應的激化下,今年新契約保費收入可望再度衝破1兆元,這也將是連續第2年,新契約保費收入又突破1兆元大關。
所謂「新契約」,即每年消費者「新增購買」的保單,買保單後,第2次所繳的保費,才是「續期保費」;儘管經濟悶到谷底,各式民生支出漲到頭頂,但台灣人在所得低度成長的前提下,仍願意花錢買保險。
為何這些錢「不進股市、不進房市」,就是要買保險。壽險公會理事長許舒博認為,這證明民眾仍有很強的保險需求,尤其國民所得近幾年雖只有0.3%的低成長,但民眾每年的壽險保費支出成長率,都在1成以上,可見提供保障又能保本的保險,對消費者來說,非常重要。
針對明年金管會將限縮類定存保單,許舒博說,保險主要訴求是保障,但保險商品本來就具多樣性;若保障足夠,保險局不該限制民眾買儲蓄性質較強的保險,且這類型保單實務上並非不良產品,不但可保本、有保障還有一定報酬,對民眾並不會造成困擾。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保險學系教授彭金隆則為,壽險業為衝業績,過度銷售類定存保單,對獲利並非好事,他支持金管會管理市場;但建議應採取分級管理,而不是好壞公司一體適用。彭金隆說,若壽險業者能證明,可有效去化所吸收到的保費,還是應該有銷售類定存保單的自主權。
至於明年起,若保險局落實管制類定存保單,彭金隆說,壽險業新契約成長,恐面臨短暫「窒息」,但若能成功轉型,多賣分期繳保單,長線來看,對壽險業有利;只是台灣市場目前在壽險業幫忙「消化」銀行資金的前提下,銀行爛頭寸仍多,未來如何去化這些資金,銀行業恐得傷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