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按照台電的核四封存草案規畫,
台中網路公司
,核四「封廠日」可能就落在明年四月一日。屆時,
台中網路公司
,台灣社會投入近三千億元的投資將束之高閣,
關鍵字優化
,但卅年來對核四的爭論不休,
好吃點心
,卻依然未見改變。
「我們認真,
台中操作排名
,別人就會把我們當真」,
網購年菜
,這是台電董事長黃重球兩年前就任談話;不過,自從封存成定局後,台電內部瀰漫一股低氣壓。
邁向非核家園,在野黨稱,必須以綠能「替代」核電,應極大化再生能源發電量。但替代的前提是,兩者必須具備同質性,再生能源和廿四小時可供電的燃煤、核能,發電「實力」卻大不同。
若以超級馬拉松比賽為喻,把煤、核能、風力和太陽能當成四位參賽選手,發電量為實際跑出的距離、裝置容量是跑步配速,儘管四位選手都號稱能以時速十公里來跑,核能、火力可維持穩定時速,不需扣掉中途部分補給時間(因為可以廿四小時發電)。
對照風力、太陽能選手,卻得視天候情況;雖然號稱最大時速十公里、一樣都是廿四小時,跑下來距離卻只有核能和火力的三分之一、十分之一。儘管四位選手時速一樣,但實力不同,落差顯而易見。
台灣已再禁不起另一個卅年、三千億元虛擲。德國知名作家杜伯里(Rolf Dobelli)曾指出,一般人常見思考偏誤,包括「追求零風險」,他說,任何事情都有風險,追求零風險,不僅不可能,到頭來反而會付出過多資源。
封存核四,應該省思,穩定能源供給,若再不盡速找出最大公約數,則未來概括承受一切者,不是檯面上為核電爭論不休的政要名嘴,而是下一代。 ※延伸閱讀》
‧時間軸/一分鐘掌握核四議題發展
‧弄懂核四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