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公司25日在紐約正式推出新作業系統Windows 8作業系統,
,可用於個人電腦和平板電腦,
,號稱微軟17年來最大幅度的Windows改款。微軟的Surface平板電腦同時亮相。
Windows8作業系統,
,台灣將在26日於光華新天地首賣。
微軟表示,
,Windows 8從26日起將在140多個市場的當地時間凌晨開始銷售,
,有37種語言版本。微軟也宣布Windows線上商店正式營運,
,模式類似蘋果的iTunes商店,
,將銷售用於Windows裝置的應用程式(App)和內容。
Windows 8嘗試填補個人電腦與快速成長平板電腦間的鴻溝。25日的發表會緊緊跟隨近日多家重量級業者推出其他新產品,如23日蘋果發表7.9吋的iPad
Mini平板。
在發表會舉行前,微軟執行長巴默(Steve Ballmer)接受路透訪問時表示,微軟重新改造Windows 8,也認為這將「改造整個PC產業」。
微軟也在發表會中推出Surface平板電腦,是微軟首度跨入平板市場的嘗試。Surface平板將從26日起發售,其他廠商配備Windows 8的個人電腦和平板電腦也將同步發售。
但Wedge Partners分析師亞當斯指出,可能影響市場對Surface熱情的因素,包括價格偏高和較不易買到-Surface配備鍵盤保護套的售價為599美元,且只能在特定微軟商店和網路上購買。
多數分析師也認為,企業和政府將延後升級到Windows 8至少1年,畢竟微軟約半數企業用戶都還沒從Windows XP升級到Windows 7。
巴默在產品發表會前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證實,計劃推出更多硬體裝置。在Surface開啟市場對微軟Windows平板電腦的需求後,外界也日益揣測微軟下一步可能是推出自家品牌手機。
歐洲Davies Murphy集團資深科技分析師格林就相信,微軟正在研發Surface手機,但這款手機也可能不會上市。,
民調顯示,
,五成民眾不贊成蔡英文總統領導國家的方式。 記者杜建重/攝影 分享 facebook 台灣民意基金會近日發表的民調,
,五成民眾不贊成蔡英文總統領導國家的方式,
,遠高過支持她的三成三。這項民調最值得注意的兩項指標,
,一是五成八的民眾不滿意蔡總統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
,僅三成五滿意;二是五成民眾不支持她大力推動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
,其中,
,認為四二○○億的軌道計畫應該暫緩者更高達六成四。看來,
,兩岸與前瞻若不謹慎處理,
,恐將壓垮蔡政府的正當性。蔡英文總統的政治性格,至今仍讓人難以捉摸。表面上看,她似乎比陳水扁冷靜、理性,懂得自我節制,不會因一時興起即脫軌惡搞;正因如此,一般民眾也願因其理想性而給予支持。但是,從實際的政治因應看,蔡總統在國家大政上卻常表現出一種特殊的固執:她插手各種大小決策,遇到現實上的阻力或明知此路不通,她卻不願繞路而過或設法圓緩形勢,而堅持硬幹直闖。這點,她比起陳水扁的善於變臉亦能屈能伸,即顯得遜色許多,當然也為她堆砌了執政障礙。對於民調日漸低迷,蔡英文有一套奇特的自我防衛機制。她宣稱,她正在大力推動各種改革,難免引起民意反彈,這是必須付出的代價。她更辯稱,「我不是為民意做事,我是為台灣做事」;這真是動人卻不通的遁詞。「為台灣做事」,聽起來是偉大的情操;問題是,一旦拿掉了人民之後,她口中的「台灣」還剩下什麼?而如果主政者心中沒有人民,卻說一切都是為了國家,則即使「愛台灣」的口號喊得再響亮,也不過是政客的矯情吶喊罷了。這點,從陳水扁「邊愛邊撈」的醜態,人們還看得不夠清楚嗎?再說,當一個領導者宣稱自己的所作所為,都來自大選時的民意付託;但當面對施政反應不佳,卻又聲稱民意可以置之度外。如此,豈非矛盾之至?就任十三個月來,蔡英文對於民調聲望一跌再跌,始終不作積極回應。除了漠然,有時甚至表現出要與民意「對撞」的不信邪姿態,這與她當初宣示的「謙卑,再謙卑」顯已截然相左。舉例而言,內閣表現欠佳,早就有調整人事之必要;但蔡總統卻寧可堅持維持現狀,以致不僅無法改善施政表現,更徒然損國傷民,讓百姓失望。以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民眾對林全內閣的不滿意度已達六一%,蔡總統仍然覺得無所謂嗎?再如,兩岸關係陷入僵局,明顯衝擊國內許多陸客觀光相關產業,更招致外交上不必要的圍阻和挫折;外界無不期待蔡英文在就職周年發表演說,設法釋出善意,以求化解。但是,蔡總統卻一意孤行,乾脆取消演說,甚至在招致台巴斷交的報復後,揚言強硬以對。試問,要人民為元首的逞強付出代價,這不是「殘民以逞」是什麼?觀察這次民意對兩岸政策和前瞻計畫開出的兩個黃燈,其實是很值得玩味的對照。民眾不滿意蔡總統的兩岸政策,其實是漸次累增的。最初,只是陸客不來,衝擊到觀光和遊覽車業,許多人覺得還可以忍受;但當打擊擴及更大的外交、經濟及國際合作領域,民眾的不安即迅速翻轉成為不滿。至於民意對前瞻建設的難以苟同,則與政治認同或意識形態無關,而是出於對政府重大公共政策決策粗糙的不信任。尤其是軌道建設,就連年輕世代也能看出,在歐美國家已經退流行的輕軌,若任意搬到台灣複製,最後只會成為更可怕的錢坑建設。但是,蔡英文不讓立法院有任何修正的空間,卻對民進黨團下達「一定要過」的指令;這種唯我獨尊、動輒硬幹的作法,又置民意和專業於何地?蔡英文可以宣稱她「不是為了民意做事」,但主政者若不懂得觀看民意的青紅燈,委實是一件危險的事。當民意已亮出兩個黃燈,主政者卻還要硬闖十字路口,這能不出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