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勢分析
本周台股大盤持續測試9,
,400點支撐,
,儘管強勢電子股一度回神,
,市場觀望FOMC會議在即,
,多頭勢弱,
,昨(29)日加權指數終場仍下跌28點,
,收在9,
,391點,
,成交量放大至1,
,329億元。
各類股表現中,以汽車漲幅最大達3.1%,其次依序為水泥的2.5%與油電燃氣1.5%, 跌幅最大則為光電,下跌2.1%,其次為電腦設備1.8%及金融1.5%。
投資建議
儘管強勢電子股一度回神,但市場觀望FOMC會議在即,多頭攻勢轉弱,電子股成交比重再度降至七成以下,盤面上明顯可以觀察得出資金由電子股轉進傳產股。回顧今年以來電子股漲幅較大,近期美國財報數據好壞參半,給了資金逢高調節的理由,不過觀察資金並未離場,反而轉進上半年股價較委屈的金融股和傳產股停泊,預期在市場消化財報公布結果前,指數仍將高檔震盪,但大盤在非電族群拉抬下亦是向下有撐。
現階段大盤強撐、個股波動加劇,儘管如此,下半年台股仍有「基」情。步入下半年旺季,市場對蘋果新機iPhone 6期待極高,預計財報周後大盤仍有機會重回多頭格局,資金仍將流往具有結構性成長契機的趨勢電子產業,針對具備營運和趨勢利「基」的電子族群,現階段因籌碼逢高調節而造成的回檔,反而是逢低布局或加碼的好時機;此外下半年非電也是各有機會,可再搭配低「基」期且「基」本面佳的傳產族群。
上半年台股在亞股中表現相對亮眼,主要是來自外資的推動,不過近期外資在類股之間操作反覆,在台指期部分多空態度不明,短線籌碼面混亂造成盤勢高檔震盪,投資人宜密切關注後續外資動向,特別是美國財報周和8月中台股半年報出爐前後,外資在亞太區的布局調整。,
宏碁董事長施振榮帶領宏碁變革,
,希望以王道思維幫宏碁員工「換腦袋」,
,他21日在王道講堂中期勉員工行王道、積極進行價值創造。施振榮希望宏碁未來二大核心重點工作,
,一是要創造價值,
,專注華人優質生活創新應用,
,提供讓消費者會感到貼心的服務;二是要追求利益平衡,
,建構一個新機制,
,能夠與所有利害相關者共創價值,
,並分享利益。
價值創造與利益平衡這兩個重點,
,也正是目前台灣高科技產業亟需追尋的目標與方向。在價值創造方面,不可諱言,過去台灣高科技廠商在策略上的主軸就是「低成本」,也可稱之為「性價比競爭」,亦即產品性能、品質與領導廠商差不多,但價格低很多。從產業面觀察,大部分台灣廠商因為資源稟賦及技術競爭地位的考量,選擇了快老二的策略,亦即快速追隨領導者的方向與腳步,藉此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從市場區隔的角度來說,領導者的產品價格高昂,客戶確有低價格需求存在,而台灣廠商的技術與產品就滿足這樣的需要。
就競爭的觀點而言,低成本策略的確是一個可以在市場上競爭的做法,亦即透過規模經濟與經驗曲線來貫徹低成本策略,讓組織所有的功能運作,如生產、行銷、人力資源、研究發展,都能達到最有效率的經濟規模。或者,轉移生產組裝基地以節省關稅、降低存貨風險、避免運輸損失,並可透過市場的接近以充分了解使用者需求,迅速在產品設計及功能改進上做出反應。
但低成本競爭也有其風險,由於需達到經濟規模,必須投入大量資金於新設備或必要的基礎建設,若在這些設備投資尚未回收之前市場需求改變、競爭者亦大量投資於類似的機器設備而造成供過於求,或者更新、更有效率的技術或設備推出,都有可能一夕改變競爭態勢;甚者,為節省成本而置生態環保、環境永續於不顧,造成更大的社會問題。
因此,除非公司在低成本上面能夠取得絕對的優勢,在產業價值鏈上可以抵抗來自終端客戶或上游供應商的議價壓力,而能有不錯的投資報酬;否則,此優勢的門檻不夠高,就很容易在價格競爭中喪失市場地位。這十幾年台灣高科技產業不僅遭遇典範轉移的困境,更面臨大陸低成本競爭及大量產能過度投資的威脅,讓低成本策略無以為繼,確實到了必須改弦更張的時刻,應該思考如何能夠確切掌握人性的需求、客戶的需要,真正的為客戶創造價值,才有機會再度重返榮耀。
在利益平衡方面,相對於美韓大廠,過去台灣這些具彈性速度的中小型廠商在垂直分工的架構下單打獨鬥,各自揮灑;但接下來的市場競爭,是軟體、硬體及服務結合的爭戰,如何集結與整合跨領域的力量共拓市場,亦是現階段重要的課題。因此,若能結合各方的資源,這包括研發、生產及人力資源,不僅可以提升成功的機率,也可分攤失敗的風險。但在整合過程中,需要注意平衡各方勢力與利益,激勵所有成員朝共同目標邁進,此一整合才可能永續發展。
基本上,現在是一個必須合作共創多贏的時代,由於經營環境瞬息萬變、科技日進千里,使得所有組織都須與外部其他機構進行合作,以提升市場競爭力,並避免環境變動對組織造成的負面影響,尤其台灣產業目前面對外在強大競爭者的威脅,更需要進行群體戰,政府應在此一方向上扮演媒合促進的積極角色。
綜言之,我們期許宏碁變革能夠成功,更期待台灣高科技產業也能夠透過換腦袋讓轉型的作為順利開展,為全球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
香港反送中運動已逾五個月,
,警民衝突不斷。(路透) 分享 facebook 香港一名初中二年級的十二歲少年涉嫌塗汙警署,
,且在地鐵站外牆噴上辱罵字句,
,被當局起訴兩項刑事損毀罪,
,成為目前「反送中」運動最年輕被告。無線電視台(TVB)報導,
,這名十二歲被告是在十月三日以黑色噴漆損毀旺角警署及地鐵太子站出口外牆,
,他當場被警方鎖定,
,翌日被捕。 被告昨天在西九龍法院少年庭出庭,
,他承認兩項控罪,表示自己因衝動而犯案,事後深感後悔。逾4千人被捕裁判官當場要求索取福利官及感化報告,把案件延至十二月十九日宣判,被告繼續獲准交保外出。截至十八日,警在「反送中」衝突中拘捕了四四九一人,包括三三九五男一○九六女,年齡介於十一至八十三歲,主要涉暴動、藏有攻擊性武器、縱火、襲警等。香港不少中學生參加這場風暴,一些中學生趁著昨天復課,還參與堵路和堵塞地鐵車廂大門,其中有五名中學生事後被校方記過。,
高雄黃姓男子疑捲入毒品交易糾紛,
,遭丟包大寮區靠近鳳山水庫的荒郊,
,警方發現時已成白骨。 圖/翻攝Google map 分享 facebook 黃姓男子失蹤近五個月後被尋獲,
,已成白骨。檢警查出,
,黃疑毒品交易欠債廿多萬元,
,遭丘姓男子等四人押走,
,毆打凌虐約卅六小時致死後,
,載至偏僻山區丟棄。高雄地院昨天依涉犯殺人重罪且有串證之虞,
,裁定丘、孫及鄭姓男子羈押禁見,
,丘的劉姓女友獲檢方交保十萬元。刑事局南部打擊犯罪中心及屏東縣警方今年初偵辦毒品案,鎖定黃姓男子(廿一歲)調查,但今年七月間發覺黃姓男子音訊全無,訪查發現黃的機車停放路邊許久未動,研判遭遇不測,過濾後鎖定黃的友人丘姓男子(卅一歲)涉有重嫌。 本月七日清晨六時許,警方報請檢方指揮拘提丘姓男子四人,迅速突破丘等人的心防,八時許即在丘的引導下,於高雄大寮、小港交界的山區鄉道旁邊坡草叢發現黃的白骨。檢警調查,黃、丘疑因毒品交易有筆廿多萬元債務,丘索討未果,今年五月十四日晚間約黃在高雄市苓雅區碰面後押上車;當時車上還有丘的女友劉姓女子(廿八歲)、孫姓(卅一歲)及鄭姓(廿九歲)男子。丘等人押著黃在市區繞,隔日上午押到大社區一間汽車旅館,十六日凌晨又帶到彌陀區一處工寮。過程中,丘等人除持球棒痛毆黃,還疑餵毒,直到發現黃已無氣息。,
台北市日本工商會昨(9)日發表對台「白皮書」,
,首次提出凍漲營所稅率訴求。日本工商會理事長大橋悟指出,
,日商以台灣作為亞洲製造基地,
,但因稅金負擔提高,
,已有機械、汽車等製造業日商撤離台灣,
,籲政府實施具有與調降營所稅同等效果的補助措施。今年稅改將營所稅率由17%調至20%,
,日本工商會昨(9)日發表2018年對台「白皮書」,
,除了持續提出台灣政府應該積極解決五缺問題、賦予勞基法適用彈性等建言,
,也特別籲請台灣政府凍漲營所稅率。 財政部回應,
,今年調高至20%後,還是低於美、日、韓、中國大陸和OECD的平均稅率,仍具國際競爭力,且未分配盈餘加徵稅率也由10%調降為5%,適度減輕企業所得稅負;營利事業保留盈餘不分配總稅負,也由修正前的25.3%降為24%。財政部指出,美國稅改後稅率為21%,日本23.2%,韓國即中國大陸為25%,OECD平均稅率23.5%。日本工商會指出,放眼國際,雖然台灣營所稅稅率較低,但目前全球趨勢為「調降營所稅」,台灣政府的方針則是反時代潮流而行,明顯有礙企業投資台灣、擴大事業規模的意願。日本工商會強調,日商以台灣作為亞洲製造基地,投資長達數十年,努力維持僱用規模,然而突然面臨增稅3%,已有日商因為稅金負擔提高,不得不離開台灣。為使台灣繼續保持亞洲製造基地的地位,懇請政府實施具有與調降營所稅同等效果的補助措施,否則可能加快日商撤離台灣的腳步。政府致力解決缺地、缺人、缺工、缺電與缺水等問題,日本工商會也直指「成果尚不令人滿意」。雖然日本工商會肯定台灣政府大規模採用再生能源,但希望有整體性供電系統計畫。日本工商會對台白皮書建言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facebook,
後壁區下茄苳鐵路平交道路面狹窄,
,導致路過農機及車輛不便,
,且轉彎處幾近直角,
,大小車輛稍有不慎就翻覆,
,市府及鐵路局嘉義工務段等昨天現勘,
,將視財源狀況優先改善。
嘉義工務段、台電、自來水、嘉南農田水利會及市府等單位會勘下茄苳平交道路面拓寬工程,
,市議員張世賢說,
,路寬僅5公尺,
,農機及自小客車錯車有問題,連機車路過平交道遇到近直角的轉彎,稍有不慎就摔車犁田。
家住附近的70歲黃姓婦人表示,曾騎腳踏車路過被閃避不及的小轎車輾壓腳掌,「這樣的平交道早該改善了」。
市府工務局副局長蘇金安說,路面拓寬、水溝加蓋所需經費100多萬元,市府可處理,另平交道阻斷電機工程約350萬元,將向上級爭取經費優先改善。其他單位則同意配合管線遷移、提供所需用地。,
美中貿易大戰方興未艾,
,外資昨(26)日續賣超台股逾61億元,
,連八個交易日賣超近866億元,
,並持續匯出,
,新台幣匯率連四日貶值,
,昨日貶0.9分,
,收30.412元,
,為近九個月新低,
,總成交量12.45億美元。匯銀主管指出,
,新台幣匯率昨日早盤受到台股下跌、外資匯出影響而趨貶,午後受到韓元反彈牽動,貶幅縮減,終場貶值金額縮至0.9分。 匯銀主管表示,外資匯出的力道明顯減緩,匯市是不是要反轉了,還要觀察看看。展望新台幣後市,匯銀主管認為,外資動向仍是最大關鍵,估計短期內,新台幣匯率將於30.3~30.5元區間震盪整理。匯銀主管指出,目前適逢季底,按理說是出口商的拋匯旺季,但因新台幣匯率一路下滑,導致出口商湧現惜售風潮;若新台幣匯率走勢趨穩,不排除出口商就會進場拋匯,使新台幣匯率止貶回升。另一方面,台股進入上市櫃除權息旺季,外資領到股息後,是續留台股投資,還是匯回母國,對新台幣匯率走勢影響甚劇。外匯交易員分析,台股昨天跟隨亞股下挫,但跌幅在接近尾盤時明顯收斂,外資賣超台股的金額也減少,是否代表市場的恐慌情緒接近尾聲?成為左右台北匯市未來走向的最大變數。,
「取消免費營養午餐,
,誰敢開第一槍?」這是《聯合報》〈願景工程:午餐改革〉2015年7月21日六版的大標題。天天看滿天烏雲的新聞,
,看到了一道反思曙光。報導指出:全台共有八個縣市,
,所有國中、小學學生,
,學校提供完全免費的營養午餐,
,其中六縣市債務都逾百億。結尾中說:「諺語『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在今日有了諷刺的現實意義。」事實上台東縣早已在三年前就勇敢而務實地實施「孩童免費午餐排富」。我在2014年9月寫了〈白吃午餐與福利排富〉一文,
,支持台東縣黃縣長的改革。台中市前教育局長賴清標也在22日民意論壇表示「免費午餐非必須」。台東縣早已起步,
,其他陷入財政困境的縣市還不急起直追嗎?先讓我對「白吃午餐」做一個回顧。1977年提出要減少此一心態時,就被指責是在挑戰強勢領導經國先生的德政。當時台灣每人國民所得只有1,300美元(相當於當前的十六分之一)。社會上瀰漫著貧窮與倚賴心態──市場要保護、企業要獎勵、物價不能漲、稅收不能加、補貼不能減、政府要施捨、人民要照顧。這是社會上一種天經地義的認知,任何人向這些根深柢固的觀念挑戰,就是「不懂國情」。40年來,各國都有了驚人的變化。顯著的對比就是:大陸在開放中快速崛起,台灣在內鬥中逐漸衰落。自從1996年台灣直選總統以來,最大的白吃午餐製造者,就是參選的政治人物與競選政見。「白吃午餐」的翻轉,是在反映當前台灣的新民意:從多倚靠「政府」,轉變成多倚靠「自己」。這就刺激公共政策走向「開放台灣」,政府要興利、鬆綁、效率;民間要奮鬥、冒險、投資。我曾討論過當前十個「若有所失」的指標,如政府「失能」、國會「失職」、媒體「失信」、企業「失責」、經濟「失調」等。當近三分之二的民眾已經認為個人要多承擔責任時,那麼改革藍圖的第一步就是:政府嚴格控制它的權責:把「大有為」變成「有所不為」;減少那隻「有形的手」來牽制「無形的手」。政府要管得少,管得好;而不是愈管愈多,愈管愈糟。(摘自《翻轉白吃的午餐》,天下文化出版),
大陸民航局日前與上海、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共同簽署合作協議,
,打造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香港信報財經網報導,
,民航局與三省一市認為,
,長三角地區有條件、有能力率先突破發展瓶頸,
,建立世界級機場群,
,走出一條民航與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新路。各方將以提升上海國際航空樞紐功能和國際競爭力為主,
,推動區域內各機場的合理分工定位、差異化經營,
,加快形成良性競爭、錯位發展的格局,實現2030年建立世界一流城市群和世界級機場群的目標。另外,將共同研究並儘快制定「長三角民航協同發展戰略規劃」,為長三角地區民航協同發展和建設世界級機場群提供頂層設計;合力推動長三角地區空域優化,深入推進軍民融合;建立健全長三角民航協同發展溝通協調機制,落實推進各項工作落地。在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上,大陸民航局副局長王志清代表民航局與上海市常務副市長,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常務副省長共同簽署「關於共同推進長三角地區民航協同發展努力打造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合作協議」,三省一市的主要領導見證簽字儀式。,
桃園市蘆竹公辦民營托嬰中心今年開幕,
,但整體公托中心數量仍不足。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桃園市生育率居6都之冠,
,1年新生兒達2萬3千人,
,但目前僅5家公辦民營托嬰中心,
,滿額收托230人,
,被桃園市審計處點名公托中心設置進度未如預期,
,家數、服務量遠低於雙北與高雄,
,「供不及求」,
,建議市府積極提升平價托育涵蓋率,減輕家庭育兒負擔。市府社會局指出,桃園目標「一區一公托」,現正籌設中壢1家、八德2家、楊梅1家與觀音1家,5家公托預計年底前陸續開幕,依面積大小不同,每家至少可收托45名嬰幼兒,也積極布建7處社區公共托育家園,力拚年底前啟用,總計可再增加收托84人。 桃園市現有龜山、新屋、中壢、大園與蘆竹公辦民營托嬰中心,月費9千元,價格較私托低廉許多,收托率百分百,但5家公托中心總收托人數230人,對比桃園市近年的高出生率,收托名額有限,許多家長抱怨「看得到吃不到」。桃園市審計處審核發現,桃園市育兒政策滿意度調查,5成2民眾同意市府將預算資源優先集中設置公托中心,但截至去年底僅3家公托營運,今年度預計再設8家公托進度也緩慢,「公共托嬰供給量遠低於需求」,建議市府應借鏡台北或台中市辦理協力托嬰中心及協力保母等可行措施,積極研謀因應策略。審計處報告也指出,桃市為鼓勵民眾生育,發放較他縣市優渥的生育及育兒津貼,吸引外縣市福利移民,但對改善少子化缺乏實質助益,應努力增加公共托嬰及教保服務量,才能有效提高生育率。社會局指出,下半年將再設5家公托,年底前會陸續開幕,大溪區農會設置公托中心預計要等到明年初,另也爭取到前瞻補助,年底前將在桃園、平鎮、中壢、大園與龍潭設置7處社區公共托育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