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採「王者坐姿」。 (路透) 分享 facebook 大陸兩會是觀察中共領導人的窗口,
,在全球鎂光燈聚焦之下,
,中共領導人一舉一動都會被放大檢視和解讀。在大陸全國政協會議的現場觀察,
,只見會場內所有政協委員正襟危坐,
,展現「王者坐姿」的只有三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大陸全國人大委員長栗戰書、大陸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大陸全國政協主席汪洋昨在會上作長達五十分鐘的工作報告,
,除了他抑揚頓挫的語氣,
,會場還有整齊劃一的「翻頁聲」,
,政協委員們振筆疾書,
,讀報告、劃重點,就是不見滑手機的動作。因自去年開始,代表委員已禁帶手機進入大會堂會場。 然而,聚焦到中共中央政治局「七加一」常委,雙手放在扶手椅上的就只有三人:習近平、栗戰書、王岐山。從心理學上解讀,這是所謂「王者坐姿」,又稱為「林肯式坐姿」,也是美國前總統林肯在博物館內的塑像姿態,雙腿分開端坐於椅子,手放在扶手椅上,表示坦誠和愜意;當兩個人採用這種開放坐姿時,代表相互沒有隔閡,溝通比較順暢。中共黨內的王者習近平,是全場最受關注的焦點。習近平總是擺出一副撲克臉,把報告晾在一旁,望著前方的汪洋,聽聞到學習貫徹「習五點」時,才點了點頭表示同意。而王岐山似乎精神欠佳,有時拿下眼鏡放在報告上,抹一把臉,打起哈欠,還不用手遮掩,伸出舌頭抿嘴巴,低下身子喝了口茶,提振精神,顯得十分自在,毫不在意被外媒體捕捉到失態鏡頭。負責中美貿易談判的大陸副總理劉鶴,則是戴起老花眼鏡,振筆疾書,專心書寫東西,但仔細一瞧,他並不是報告上劃重點,而是在一張小紙條上寫字,可能要爭取時間思考跟中美貿易戰有關的問題。直到汪洋報告結束,劉鶴才停下筆來,跟著大家鼓掌。劉鶴(中)的坐姿顯得拘謹而若有所思。 (法新社) 分享 facebook,
新北勞工局的「到宅指導外勞照護技巧服務」,
,免費教導外籍家庭看護照護技巧,
,提升照護的品質。 圖/新北勞工局提供 分享 facebook 外籍家庭看護技巧不成熟該怎麼辦?新北勞工局的「到宅指導外勞照護技巧服務」,
,去年服務401個家庭,
,提升外籍家庭看護照護技巧,
,增加照護的品質,
,勞工局長陳瑞嘉說,
,也能減少移工因為施力技巧不當所造成的職業傷害。新北目前有9萬多名移工,
,其中家庭看護高達4成、約3萬9千多名,新北勞工局在2017年首創到宅指導外勞照護技巧服務,結合長照中心資源提供專業服務。 勞工局指出,民眾只要透過1966長照免費專線就可申請服務,免費且專業的照顧服務員就會到府指導,包括沐浴、床上擦澡、更衣、口腔照顧、翻身拍背、移位、基本關節活動等實用技巧。新北勞工局的「到宅指導外勞照護技巧服務」,並與社區、醫院合開10人小班制。 圖/新北勞工局提供 分享 facebook 需要鼻胃管餵食的陳爺爺,出院後家人雇有印尼籍看護工阿妮協助照顧起居,但陳爺爺一直有吞嚥的困難,家人申請到宅指導,透過專業服務員指導,如何協助讓爺爺練習吞嚥、起身,大幅改善吞嚥問題,也對阿妮讚譽有加。勞工局指出,去年共服務401個家庭,另舉辦7場次團體研習課程,並與社區、醫院合開10人小班制,讓外籍看護工就近學習,今年也繼續提供到宅指導服務,歡迎民眾申請。,
美國總統川普。 法新社 分享 facebook 全球暖化峰會16日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行,
,除了來自巴黎氣候協定簽署國的30多國外,
,美國也派代表與會,
,期間甚至一度傳出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一事似有轉圜,
,但白宮隨即發布聲明表示,
,退出計畫並未改變。華爾街日報稍早引述歐盟主管氣候行動和能源的執委卡尼特報導,
,川普政府退出巴黎協定一事可能出現華麗大轉身,
,美國官員提議重新檢視參與此一協定所承諾的減碳目標;但路透報導,
,卡尼特發言人在會場受訪表示,
,卡尼特沒說美國改變了退出協定的立場。白宮也指華爾街日報報導不正確。白宮發言人華特斯說:「美國對巴黎協定的立場沒變。川普總統已經說得很明白,美國會退出,除非條款更有利於美國。」川普6月揚言,美國將退出2015年簽定的對抗全球暖化協定,因為他認為該協定有損美國經濟成長和國家主權。川普的決定引發世界領袖的不滿和譴責。稍早之前,卡尼特告訴路透「美國已經說,不想重談巴黎協定,但會嘗試努力重新參與」。美國8月也曾使用類似用語,當時他們向聯合國提交一封信,表明想退出巴黎協定,並補充說,如果條件合適,願意考慮重新參與。退出程序費時甚久,要到2020年11月才完成。其他與會者則重申對協定的堅定承諾,該協定由近200個國家共同簽署,希望限制全球暖化使升溫不超過攝氏2度。更大規模的聯合國氣候會議11月將在德國波昂舉行,屆時本月初厄瑪颶風在加勒比海地區造成的慘重災情,料將使富裕國家和小型島國針鋒相對,後者需要外援以處理可歸因於氣候變遷的損害。,
高雄市農業局安排小朋友戴上耶誕紅帽,
,穿梭在田間。 記者謝梅芬/翻攝 分享 facebook 推廣動物保育及生態環境教育,
,高雄市府觀光局昨天辦「壽山保育聖誕趴」,
,邀北中南生態保育機關團體聚集壽山動物園,
,宣導動物保育及生態永續的重要性。農業局則安排小朋友戴上耶誕帽穿梭田間,
,耶誕前夕充滿濃郁耶誕氛圍。昨天民眾只要穿著耶誕應景裝扮到壽山動物園,
,就可免費入園,
,許多遊客打扮成麋鹿、雪人及耶誕老人造型,
,親水廣場擠滿人潮,
,應景4公尺高的耶誕樹與大型動物充氣玩偶成為園區熱門打卡景點。知本老爺酒店昨天上午舉辦「耶誕公益路跑」,吸引300多人參與。 記者羅紹平/攝影 分享 facebook 觀光局長曾姿雯公布今年動物園動物認養成果,個人認養有472人,企業認養10家,包括國營事業中油公司、金融業聯邦銀行、百貨業漢神百貨及宗教團體如高雄關帝廟、元亨寺等,認養總金額為164萬3975元,較去年增加13%。高市農業局在高雄物產館Mini農田體驗的最終場,昨天有數十名戴耶誕帽的「小農夫」穿梭田間,幫忙拔蘿蔔、挖地瓜及摘玉米,協助農民販售農產品。華友聯建設昨晚在鳳山建案場辦耶誕歡樂音樂會,安排hito熊活力開場帶動歡樂氣氛。 記者謝梅芬/攝影 分享 facebook 華友聯建設在鳳山的「樹粼」建案案場辦耶誕歡樂音樂會,安排hito熊活力開場帶動歡樂氣氛。台東知本老爺酒店昨舉辦「耶誕公益路跑」,吸引300多名台東跑友及遊客報名,路跑健身兼作公益,知本老爺代表全體參賽跑友將報名費10萬元捐贈台灣世界展望會台東分會,作為台東分會成功中心偏鄉學童學習綜合才藝之用。,
台股今(12)日拉回,
,漲多股躍居賣盤調節重心,
,豐泰(9910)、台泥等四大高權值傳產股,
,因評價偏高遭內外資喊賣,
,短線爆量大跌尤其受到關注。分析師認為,
,大型股領先走弱已帶來警訊,
,其他高基期股應同步小心。豐泰11日公告,
,上半年自結獲利較去年同期大增四成,外資滙豐、大和資本證券卻不領情,雙雙降評至「中立」,導致豐泰今開低重挫6%,衝出6,487張、近兩年大量;趨勢已見反轉的中華電、遠傳和台泥,則分別遭本土大型投顧「喊賣」、及統一投顧降評,相關衝擊百和、台灣大、亞泥等,跟進創波段低點。 因上述被點名的四檔個股全為高權值的台灣50成分股,連帶壓抑非金電指數今續測季線,領先電子和金融指數走弱。大和資本非科技產業分析師簡民惠表示,豐泰獲利表現符合預期,但從5月就出現轉弱訊號的營益率,持續因為行政成本增加而表現不理想。再看第3季的出貨展望,也符合預期,在行情缺乏進一步利多提振下,操作應轉攻為守。簡民惠比較豐泰第2季的毛利率,與市場和大和財測各差距3.2個與1.2個百分點,加上第3季出貨無驚喜,大和下調豐泰今、明、後年的獲利預測1-2%;另一家野村證券也認為,豐泰展望在預期之中,評價相對成長性已充分反應。本土大型投顧最新報告,目光掃向去年來大打殺價戰的電信股,認為個股迄今的基本面未改善,但因為高殖利率和避險需求,今年股價上漲。而往例電信股到7月除權息後會走弱,日前台灣大除息仍慘烈貼息就帶來警訊,因此不建議參與中華電和遠傳除息。該投顧指出,中華電表現或將相對抗跌,主要是多數投資人仍把中華電列為避險首選,今年漲幅也不大,但對電信股前景仍應保守,即使年底前5G釋照也不會化解頹勢,避險操作宜善設停利損。統一投顧則掌握到,近期大陸兩廣水泥產能提升,導致華南水泥報價走弱,西南區也出現庫存囤積,呼籲提防台泥財報不佳,不宜過度追價。內外資看四大傳產股。記者趙于萱/製表 分享 facebook,
健保署分析去年第4季14萬筆頭部CT檢查報告,
,約四成檢查結果與疾病無直接相關。 圖/123RF 分享 facebook 健保署昨天公布,
,今年上半年醫院門診電腦斷層、核磁共振MRI申報案中,
,高達2.3萬件是「輕症」,
,前三名為頭痛、表淺傷及頭暈目眩。雖然國內就醫和檢查方便,
,但健保署長李伯璋呼籲,
,民眾應減少不必要的檢查,
,節省健保資源,
,避免暴露過多輻射。近20年來,
,健保醫療費用直線上升,西醫門診費用中,以診療費(含檢驗檢查)漲幅最大,自1998年的32.1%上升至2018年38.7%,進一步分析昂貴檢驗檢查,去年花健保最多錢的就是電腦斷層(CT),共111億點,其次是超音波82億點、磁振造影(MRI)67億點,分居第二及第三名。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視察賴秋伶表示,單單今年1至6月全台各醫院門診進行CT及MRI檢查,約2.3萬件的診斷都是初級照護,也就是輕症,前十名申報原因分別是頭痛、表淺傷、頭暈目眩、骨關節炎、下背痛、腹痛、膝部關節炎、慢性肝炎、耳鳴及咳嗽。健保署也以人工智慧分析去年第4季14萬筆頭部CT檢查報告,約四成檢查結果發現與疾病無直接相關。賴秋伶表示,可能因疾病排除或治療後追踪所致,但也可能是不必要的檢查;李伯璋則說,臨床判讀多變,會將資料回饋醫界,避免民眾暴露過多輻射。不少醫師反應,幾乎每天門診都會遇到一、兩名民眾,頭痛就自認長腫瘤,主動要求做CT、MRI,讓醫師很頭痛。台北榮總腦血管科主治醫師林浚仁說,若醫師拒絕,事後卻出現嚴重症狀,就可能演變成醫療糾紛,於是高階檢查成為防禦性醫療。健保全額給付CT、MRI檢查,患者完全不用付費,難免有人抱持著「不做白不做」的心態,若想改善現狀,林浚仁建議,若改採部分負擔,由患者支付部分費用,有助抑制浪費。但健保署指出,目前沒有相關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