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區城管局「雲上城管」工作人員,
產品代銷
,昨天正在後台監控各個點位的實時情況。 (新華社) 分享 facebook 一束綠光從白色盒子中筆直射出,
客製化網站
,光束隨機身緩緩旋轉。在甘肅省蘭州市的一處山坡上,
網域申請
,這台機器正掃描著方圓5公里可能出現的汙染源。新華社報導,
關鍵字如何操作
,這台名叫「雙鏡微脈衝激光雷達」的機器,
台中網頁設計
,是甘肅省蘭州市環保局治理大氣汙染的新設備。近年來,這樣的科技元素開始融入中國各地環保治理,逐漸優化了大氣汙染治理的方法手段。 蘭州市是中國西部的重工業城市,南北環山,汙染物難以擴散。由於空氣汙染嚴重,這座城市曾被稱為「衛星上看不到的城市」。蘭州從2011年底開始大力治理空氣汙染。其中,「網格化」是最有代表性的措施。這個1.3萬平方公里的城市被畫為1482個網格,每個網格都需要安排人員巡查。這些網格員每天通過「馬拉松式」步行,用肉眼排查汙染源。因為綜合治汙措施成效顯著,在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上,蘭州還榮獲「今日變革進步獎」。「網格員憑一雙腳滿大街步行巡查,或者大冬天派專人駐廠蹲守,這種傳統辦法耗費人力,靠雙腳、肉眼未必能看清隱蔽處,而且一到後半夜,人難免會打瞌睡。」蘭州市環境保護局大氣處處長楊繼宏說。一到秋冬季,各家各戶都需要燒煤取暖,生活燃煤的大量需求給蘭州蓋上了一頂「黑帽子」。以往這時,楊繼宏總在慌忙指揮各路人馬行動。如今,他從容地坐在辦公室,只需拿著手機,就能看到各類監測終端傳來的數據變化。「現在的監測設備已經有7套了,利用它們可以準確掌握汙染源的位置,然後執法人員可以根據線索,直接去現場處理。」楊繼紅說,隨著科技手段的多重運用,曾經令人困擾的大氣汙染源已經無處躲藏。每天,一輛裝載雙鏡微脈衝激光雷達的「走航雷達車」穿梭在蘭州街頭,代替網格員鎖定汙染源。雷達操作手瞿世旭說,設備通過雷射雷達垂直、水平同步進行掃描,配合高精確地圖,像坐標一樣定位汙染源頭的時空分布,並形成數據圖像。針對地勢較高、較隱蔽的汙染源,蘭州市派出無人機巡航,用高清攝像頭全天候監控城市空氣狀況。「一台無人機飛行25分鐘,每次可以覆蓋20多平方公里,而且通過夜視功能在手機上實時直播汙染畫面,它是我們監測大氣汙染的千里眼。」楊繼宏說。除此以外,蘭州市還針對企業排汙、揚塵、機動車尾氣等各種大氣汙染源頭建立科技監測平台,初步形成涵蓋高架源和低空源、固定源和移動源、從地面到空中的立體式大氣汙染防治大數據系統。「過去,汽車尾氣超標必須人工檢測,至少需要20分鐘,完了還得到廢氣檢測站最終認定,如今通過安裝在高速路口的專業設施,1秒鐘就可以完成檢測。」楊繼宏說。2018年大陸重新修訂大氣汙染防治法,用科技手段防治大氣汙染得到倡導和鼓勵。科技手段也運用到環保實踐。在華北,河北滄州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對汙染源實時監測;位於中部的湖南長沙通過超級計算機對空氣情況精細化分析;而南方環境較好的深圳搭建雷達監測網絡,監測範圍覆蓋全城。,